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
公元1900年3月2日,是大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年)二月初二。這一天是傳說中蟄龍抬頭的日子。過了二月二,春陽發動,地氣開始上升;耕牛下田耙地保墒的工作指日可待。這一天,是高密東北鄉馬桑鎮的集日,貓了一冬的農民,有事的和無事的,都擁到集上。無錢的就逛大街,看熱鬧,蹭白戲;有錢的就喫爐包、坐茶館、喝燒酒。那天是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雖然還有小北風颼颼地颳着,但畢竟已是初春天氣,薄寒厚暖,愛俏的女人,已經換下了臃腫的棉衣,穿上了利落的夾衫,顯出了身體的輪廓。
一大早,孫記茶館的老闆孫丙,就肩着擔子,挑着木桶,爬上高高的河堤,下到馬桑河畔,踏上木碼頭,挑來清澈的河水,準備一天的生意。他看到頭天還殘存在河邊的碎冰已經在一夜之間化盡,碧綠的河水上波紋縱橫,涼森森的水汽從河面上升。
去年的年頭不太景氣,春天旱,秋天澇,但無雹無蝗,還算六七成的年景。知縣錢大老爺體恤民情,往上報了水災,減免了高密東北鄉人民五成賦稅,使百姓們的日子,較之豐收的往年,反例顯出了幾分寬裕。鄉民們感念錢大老爺的思典,集資做了一把萬民傘,公推孫丙去敬獻。孫丙力辭,但鄉民們耍起了無賴,乾脆就把萬民傘扔在茶館的店堂裏。
孫丙無奈,只好扛着萬民傘,進縣衙去見錢大老爺。這是他被薅了鬍鬚之後第一次進縣。走在縣城的大街上,他說不清心中是羞是怒還是悲,只感到下巴隱痛,兩耳發燒,雙手出汗。碰到熟人打招呼,未曾開言他的臉就紅了。他幾乎從熟人們的每一句話裏都聽出了暗含着的譏諷和嘲弄。欲待發作,又找不到個由頭。
進入縣衙之後,衙役把他引導到迎客廳。他扔下萬民傘,轉身就要走。就聽到了從門外傳來了錢丁朗朗的笑聲。那天錢丁身穿着長袍馬褂,頭戴着一頂紅纓小帽,手持着白紙摺扇,的確是儀態大方,舉止瀟灑。錢大老爺快步上前,執着他的手,親切地說:
"孫丙啊,咱們兩個可真是不打不成交啊!"
孫丙看着錢丁下巴上那部瀟灑的鬍鬚,想想自己的曾經同樣地瀟灑的鬍鬚和現在變得瘌痢頭一樣的醜陋下巴,心中感到甜酸苦辣鹹五味俱全。他本來想說一句有骨有刺的話,但從嘴裏吐出來的卻是:小民受東北鄉人民委託,前來給大老爺獻傘……說着,就將那把大紅的、寫滿了鄉民名字的羅傘展開,舉到錢丁的面前。錢丁激動地說:
"啊呀,本縣無才無德,怎敢受此隆譽?不敢當啊,委實不敢當……"
錢丁的謙遜讓孫丙心中感到了些許輕鬆,他直挺挺地站着說:大老爺如果沒有別的吩咐,小民就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