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章 (第1/4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血的人會因爲害怕被滅口而主動做一些事,有的預謀反抗,有的遞投名狀,有的跳船逃跑,有的選擇同歸於盡……而沾血的兇手在預料到對手會因恐懼而不安分後,自己的內心也無法安寧。
大家一直處於動態的猜疑中,直到最後全部活人都「沾血」才能達到平衡,即實現一個「制度有罪,人人有罪」的敵託邦。
隨着死的人越來越多,剩下沾血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沒沾血的人怎麼辦呢?
最後坐木筏逃生的四個人求生欲很強,結局很悲慘。但如果他們沒有坐木筏逃生會如何?
我們可以預測一下:當時救援快要到來,但他們4個加上趙木成和項立山還沒沾血,船長和劉貴奪等沾血的9人必然不信任他們。極有可能,他們6人必須靠自相殘殺才能解決這個難題。
對於個人的結局來說,趙木成或許是最好的一個了。他因爲最後合夥把宋國春推下船,所以只被判四年。但他的情況也是特殊的。因爲他身材瘦小、性格膽小懦弱,起初又和劉貴奪關係好,所以劉貴奪一直不覺得他是個威脅,沒有一早除掉他或者逼他殺人。其他人恐怕不會那麼幸運。
但是,哪怕在只有交投名狀才能活下來的情況下,還是有人寧可主動走向死亡,也不願同流合污。
大學畢業生馬玉超起初支持「正義「的劫船,但他沒想到會發展爲殺人。血洗管理層那晚,他或許是不想面對殺人和被殺的選擇,投身漆黑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