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沙子送到工地,就放學回家。丹泊回家,都要先經過外公的房子面前。等他走近時,外公的眼睛就已經笑到沒有了,一個沉沉的白銀耳環吊得耳垂和耳朵要分家了似的。
“外公!”丹泊大叫。
外公就從懷裏掏出一塊冰糖。外公的羊皮襖裏總有一塊冰糖。上面沾滿了羊毛。丹泊不在乎這個。他喫到的東西總是沾有羊毛:麥面燒的饃饃、手抓肉、奶酪,村裏有一句新產生的俗諺:“藏人肚子裏有成團的羊毛,漢人胃子裏有成塊的鐵。”小學的漢語老師炒菜鏟飯,經常把鍋刮出刺耳聲響,因此就有了這種說法。
丹泊把冰糖塞到口中。先嚐到的是羊皮的味道和老人皮膚的味道,然後才嚐到甜味。丹泊就又甜甜地叫一聲:“外公!”
外公並不說話,偶爾伸手摸摸他的腦袋。更多的時候,他把屁股下的羊皮墊子讓出一點,叫外孫坐下,和他同看羊羣下山。有時,丹泊就趴在那平臺上做作業。外公就會拿過鉛筆來,舔舔黑黑的筆芯。神情就好像他不曾是學問深厚的喇嘛,不曾用過筆一樣。
丹泊一直以爲外公是什麼都不做的。
第一次看到外公做事,是藏曆鬼節。
這天,母親避開父親交給他一個口袋,叫他送到外公那裏。平常母親總要給外公送些喫的東西,也都是揹着父親的。父親是積極分子,不喜歡舅舅和外公一類的人。父親會憤憤地說:“寄生蟲還在寄生!”鬼節的早上露水很重,丹泊把一串溼腳印留在了乾燥的門廊上。
丹泊大叫一聲,回答他的是一串鈴聲叮噹。外公家平常上鎖的耳房打開了,裏面燈光閃爍。外公坐在一排燈盞前,一手搖鈴,一手搖動經輪,在大聲誦經。丹泊長大的年代,這一切都在禁止之列。眼前的情景,給他鬼祟恐怖的感覺。他退出那房子,只希望留在地板上的溼腳印快些消失。到了外面,丹泊打開口袋,裏面是麪粉和着酥油捏成的豬頭牛頭一類猙獰的東西。跑到家門口,他就放聲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