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1 (第1/7頁)
酒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來的國度就是需要先大力發展實體經濟,讓所有人都填飽肚子。
這一點不能說和商鞅的想法不重合,‘農之用力最苦,而贏利少,不如商賈、技巧之人’,商鞅早就看清楚了這其中的本質,如果說苦,那一定是農民最苦,但是利潤卻往往都掌握在商人的手中。
現代因爲少量的土地就可以獲取足以讓人飽腹的糧食,所以才願意,也能夠去大力發展經濟。
但在古代,一個國家相對封閉的情況下,它的供給主要還是依靠自己,而商品的交換本質上其實是實物的交換,如果沒有糧食,那麼商品即使交換再多,也只是一場泡沫。
‘邊利歸於兵者強,市利歸於農者富。故出戰而強、入休而富’,所以在古代重農抑商其實是因爲國家打仗需要人口,需要糧食,需要這些實體經濟的支持,而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金錢數字,通過強農達到強兵,最終再通過強兵達到強國的結果。
可是......這不是有糧食了嗎?
天幕帶給他們的,能夠讓人喫飽的糧食。
而且朱元璋也有點想要和徐姑娘口中的國外做點‘生意’。
沒有商人那讓誰去上啊,總不能讓他去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