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若是讓他們作詩詞歌賦,幾人不說出類拔萃,起碼也是信手捏來。
‘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這便是歌曲最初的由來,因爲想要表達,所以學會了說話,說話卻還是不足以表達出心中的感情,所以便學會了唱歌。
而和現代單獨分類出的歌曲不同,古代則是詩歌。
大部分的詩都可以唱出來,這也是在交通不方便的古代傳遞詩詞的一種重要方式。
所以無論精通不精通,唱他們當代的‘歌’,幾人都是會幾首的,尤其是劉徹,其高祖父的《大風歌》,自己也作了《秋風辭》,不僅是歷史上的文字,也是當時人們可以傳唱的歌曲。
可現代的歌他們根本就不用想就知道和他們時代的不同。
劉徹含糊道:“我會的歌都比較老。。。。。。”
可不是老嗎,兩千年了都。
趙匡胤會唱一些鼓舞士氣的軍歌,可那些歌誰說叫什麼名字,也只能訕訕的表示自己想學些她會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