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趙朗他們北上時,一路上已可見金軍調動頻繁,一大批一大批的金軍向南行軍,顯然是奔赴某地集結,做好進攻汴京的準備。
滄州有一座山,名爲馬騮山,南北長15裏,東西寬3裏,北望燕雲,東臨渤海。山勢不高,卻有縱橫交錯的古隧道,多爲戰國和漢代所建,是當年的戰場的工事。
此山雖不險峻,卻極爲出名。漢末三國時期,漢丞相曹操率大軍東征海賊管承,經過此地,登上馬騮山,寫下着名詩篇《觀滄海》;而始皇帝嬴政遣方士徐福率三千童男女到海外尋長生仙藥,也是由此山祭天而入海。
衆人登上山,山上有一陵墓,該陵爲東漢質帝劉纘之父、渤海王劉鴻之陵。陵墓建得氣勢恢宏,彰顯帝王風度。陵之上築有烽火臺、望海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帝王陵以東半腰處有藥王廟,廟內塑有藥王孫思邈像,有扁鵲、華佗等十大名醫塑像。廟前有六株參天古松陰翳蔽日。兩尊把門將的塑像立於門前。
趙朗一行站在藥王廟前,捐了幾貫錢,聽着廟祝講述當年藥王孫思邈在小山一帶行醫看病,留下了許多藥到病除、起死回生的傳說。趙朗心想,金軍第一次侵宋時,這些歷史遺蹟得以保存,不知金軍第二次南下之時,這些廟宇還有沒有這麼幸運。
轉過兩個彎,又有北宋中期建造的玉皇廟(碧霞元君祠)。趙朗見天色尚早,便進廟一觀。只見正殿玉皇神居中,兩側分列雷公、閃將等六神塑。後爲泰山奶奶殿,內塑泰山奶奶、斑珍娘娘、眼光娘娘、子孫娘娘、竇二哥等七尊神像,在這戰時,廟裏香火不斷,信衆來住不斷,可見其在這一帶的影響甚廣。
馬騮山以西3裏,就是金軍南下侵宋必經的官道。這馬騮山依仗獨特的地理位置,一直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在此處伏擊金兵,倒也是一個理想之處。
衆人在馬騮山轉了一整天,把周邊地形、地勢、村落、道路等戰爭因素一一記錄,待回第四師營地再細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