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個時刻我走在人生的低谷裏。妻子早就離我而去,一年多前父親患上不治之症,爲了給父親治病,我賣掉房屋,爲了照顧病痛中的父親,我辭去工作,在醫院附近買下一個小店鋪。後來父親不辭而別,消失在茫茫人海里。我出讓店鋪,住進廉價的出租屋,大海撈針似的尋找我的父親。我走遍這個城市的所有角落,眼睛裏擠滿老人們的身影,唯獨沒有父親的臉龐。
沒有了工作,沒有了房屋,沒有了店鋪,我意志消沉。當我發現銀行卡上的錢所剩不多時,不得不思索起了以後的生活,我才四十一歲,還有不少時光等待我去打發。我通過一個課外教育的中介公司找到一份家教的工作,我的第一個學生住在盛和路上,我與她的父親通了電話,電話那端傳來沙啞和遲疑的聲音,說他女兒叫鄭小敏,小學四年級,成績很好。說他們夫婦兩人都在工廠上班,收入不多,承擔我每小時五十元的家教費有點困難。他聲音裏的無奈很像我的無奈,我說每小時三十元吧,他停頓一會兒後連着說了三聲謝謝。
我們約好這天下午四點鐘第一次上課。我去髮廊理了頭髮,回家颳了鬍子,然後穿上乾淨的衣服,外面是一件棉大衣。我的棉大衣是舊的,裏面的衣服也是舊的。
我走到熟悉的盛和路,知道前面什麼地方有一家超市,什麼地方有星巴克,什麼地方有麥當勞,什麼地方有肯德基,什麼地方有一條服裝街,什麼地方有幾家什麼飯館。
我走過這些地方,眼前突然陌生了,一片雜亂的廢墟提醒我,盛和路上三幢陳舊的六層樓房沒有了,我要去做家教的那戶人家應該在中間這一幢裏。
我前幾天經過時還看見它們聳立在那裏,陽臺上晾着衣服,有幾條白色的橫幅懸掛在三幢樓房上,橫幅上面寫着黑色的字——“堅決抵制強拆”、“抗議暴力拆遷”、“誓死捍衛家園”。
我看着這片廢墟,一些衣物在鋼筋水泥裏隱約可見,兩輛剷車和兩輛卡車停在旁邊,還有一輛警車,有四個警察坐在暖和的車裏面。
一個身穿紅色羽絨服的小女孩孤零零坐在一塊水泥板上,斷掉的鋼筋在水泥板的兩側彎彎曲曲。書包依靠着她的膝蓋,課本和作業本攤開在腿上,她低頭寫着什麼。她早晨上學時走出自己的家,下午放學回來時她的家沒有了。她沒有看見自己的家,也沒有看見自己的父母,她坐在廢墟上等待父母回來,在寒風裏哆嗦地寫着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