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雪煮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當時十六歲的耀祖看來,居孀的姨母溫柔大方,待他們兄妹三個極好,理應是父親的良配。柳氏不過是個渾身銅臭的商人之女,根本沒有資格進王家的門。是以柳氏嫁過來之後,他怎麼都看不慣柳氏,樣樣都和柳氏對着幹。耀祖一鬧,黃家就覺得外甥是被繼母欺負了,明裏暗裏都指責柳氏不賢。
王翰林清楚柳氏其實待幾個孩子很不錯,一直是大兒子在無理取鬧,就給耀祖娶了親,打發他回老家讀書。在黃家人和耀祖看來,這更是有了後孃就有了後爹的明證。耀祖的外祖父兩個月裏寫了十六封信責問王翰林。
王翰林收到老泰山的十六道檄文氣得牙疼。恰逢英華百日,柳富商從滄州來看外孫,不忍女兒女婿爲難,就指點柳氏把黃家在京城的族人請來,照着黃氏當年的嫁妝單子查點清楚黃氏所有的陪嫁,一個銅板不留全部送回老家讓耀祖照管。
柳家這一手,隱指黃家和耀祖是爲了錢才和柳氏過不去。黃家待不讓外甥收下吧,柳氏厲害的很,又怕外甥喫虧;讓外甥收下吧,之前的作爲就真像是爲了錢才鬧。
然那幾年黃氏和人合夥在京城開當鋪着賺了不少,加上從前的嫁妝,七七八八加起來居然有近萬兩銀子。京城裏米珠薪桂,京郊一畝水田也不過六兩銀子,這一萬兩銀子沉甸甸的,黃家掂量再三,也只得捏着鼻子讓耀祖收下。這事在親族裏一傳,便無人再講柳氏的閒話。耀祖自覺這錢收的委屈,讓他成了旁人的笑柄。是以他對柳氏更是厭惡到極點,見了面從無一句好話。
柳氏拿場面話壓耀祖,耀祖的臉由紅變青,又由青變紅,無論如何也不能喊柳氏母親,他恨恨的瞪了柳氏一眼,扭頭出門朝前艙去了。
大哥和母親見面十有□是如此,英華夾了一片柳氏愛喫的玉蘭片送到她碗裏,笑道:“大哥趁興而來,又一次大敗而歸,當賀。”
“你大哥這個就叫死要面子活受罪。”柳氏渾沒有把大兒子的挑釁當一回事,笑眯眯好像在說不相干的人,“他每次想和我過不去,自己先氣個半死。”
“二哥說大哥既沒有禮,又沒有智,行事又常常佔不到理,就是一個書呆子。”英華的神情帶着些微調侃,耀祖對她的母親連基本的禮節都沒有,她也不能夠發自內心的去尊敬這個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