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橋殘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對投資涼茶飲料廠倒是有點興趣,你們當年到底貸了多少錢?”葛東旭聽完之後,見袁麗眼眶裏有淚水滾動,便一邊拿了張紙巾遞給她,一邊問道。
葛東旭說自己對涼茶飲料廠有興趣,並不是因爲想要幫袁麗而特意這樣說的,而是袁麗的話提醒了他,讓他想到了這是一個很好的投資項目。
涼茶“既不涼、也不是茶”。它是嶺南,香港,澳門地區民間常用複方或單味土產草藥煎熬而成的飲料,將藥性寒涼和能消解內熱的中草藥煎水作飲料喝,以消除夏季人體內的暑氣,或冬日乾燥引起的喉嚨疼痛等疾患。涼茶是人們根據當地的氣候、水土特徵,在長期預防疾病與保健的過程中,以中醫養生理論爲指導,以中草藥爲原料,食用、總結出的一種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溼等功效的飲料。
江南省的氣候其實跟嶺南,香港等地很接近,尤其像甌州這種沿海的城市,因爲夏季溼熱容易中暑,所以一直有喝涼茶的傳統習慣。像昌溪縣,這個季節走在街道上,到處有吆喝着涼茶的小攤。這些攤販子賣的基本上是仙草熬的涼茶。
涼茶的歷史悠久,可上溯到華夏國的商朝。而提起華夏國涼茶歷史,有一個人非常重要,那就是東晉道學醫藥學家葛洪,他被稱爲道家涼茶創始人。
據傳公元306年,葛洪南來嶺南,由於當時瘴癘流行,他得以悉心研究嶺南各種溫病醫藥。後來葛洪所遺下的醫學專著以及後世嶺南溫派醫家總結勞動人民長期防治疾病過程中的豐富經驗,形成了嶺南文化底蘊深厚的涼茶,其配方、術語世代相傳。像享譽嶺南的“嶺南藥谷”涼茶,秉承的就是道家涼茶創始人葛洪傳承地道配方而享譽嶺南。
只可惜在“文革”期間,涼茶文化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不僅涼茶鋪關門,有關涼茶的製作器具、遺址、遺蹟、史料、照片等文物也所剩無幾,好在這方面的文化在港、澳地區得以傳承了一部分下來。像非常有名的和其正,上清飲,黃振龍,王老吉等等就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涼茶配方。
葛東旭身爲道家涼茶創始人葛洪的衣鉢傳人,自然有傳承了完整獨到的一些涼茶配方。只是葛東旭習慣性把這方面的傳承都歸類到醫學這一塊,平時倒沒去想合適的涼茶配方熬出來的涼茶,涼而不寒,清熱而不傷脾胃,沒有肝腎毒性,四季皆宜,無病時可防病,有病時能治病,“秋冬防秋燥、春夏祛暑溼”,完全可以當飲料來喝的,而且比那些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外來碳酸飲料不知道健康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