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橋殘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楊銀厚不想參與兄弟相殘的爭戰,所以留在了緬甸。
後來國民黨軍隊戰敗,敗退臺灣。楊銀厚戰功赫赫,又是奇門中人,已經被暗中授予國民黨少將軍銜,當時蔣公有派專人想把他接去臺灣,但不知道何故,他選擇繼續留在緬甸。
在民國時代,青幫和洪門都爲抵抗帝國列強,以及後來日本帝國侵略做出了很大貢獻。當時三教九流,很多有志之士都加入了青幫和洪門,像後來國民黨中的許多將領都曾是青幫中人。
楊銀厚是奇門中人,在江湖中走動,又積極參與抵抗列強的愛國運動,所以在那時是青幫和洪門重點拉攏的對象,不過礙於門戶之見他並沒有加入青幫和洪門。
雖然楊銀厚沒有加入青幫和洪門,但因爲他修爲高深,青幫和洪門中的大佬都與他交好,在這兩個幫派中有着超然的地位。尤其後來他入伍抗日,與青幫的來往越發密集,跟杜月笙這個級別的青幫大佬都是平輩交往,杜月笙對他都是客客氣氣,張口閉口都是楊兄。
這也讓楊銀厚在青幫中的地位越發超然。
所以在國民黨撤回臺灣,楊銀厚留在緬甸那些年,因爲少將身份,以及他在青幫中的超然地位,當然還有那一身神鬼莫測的本事,在緬甸,金三角一帶暗中有着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就連當時拒絕撤回臺灣,留守緬甸的國民黨第五軍軍長段將軍,都要敬他如兄長。
顧葉曾的父親曾經也是青幫中的一位大佬,內戰後輾轉到香港,又轉而入了洪門,成爲洪門中的一位大佬。
顧葉曾的父親便是在那時跟楊銀厚有過一段幫派交情,所以就算以顧葉曾今時今日的地位,面見楊銀厚也得叫聲楊爺。
本來,以楊銀厚的身份,本事還有號召力,真要振臂一呼,在緬北,金三角一帶絕對是真正的王者。不過楊銀厚卻毅然選擇了回國,然後隱居在邊界,從事着一些翡翠原石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