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呼家堡的“新村”分地上和地下兩種。
地上的“新村”,是活人住的。一棟一棟,都有牌號。
地下呢,是死人住的。一列一列,也有碑號。
這是呼天成的又一偉大創舉。
“文革”時期,到處都在破“四舊”,破着破着就破到了死人的頭上。上頭一聲令下,讓村村都平墳。於是,那些先人們的墳墓都一個一個平掉了,先後種上了莊稼。原來村裏呼、劉、王三大姓,有三塊很大的墓地,全部平掉後,村人們也就沒了上香燒紙的地方。一到清明,媳婦們也就馬馬虎虎隨便找個地方燒一燒,表示一下意思。“文革”以後,風聲不那麼緊了,看鄰村都把先人的墳頭又一一豎起來了,呼家堡人也想這樣做,卻又沒人敢,後來呼、劉、王三大姓的老輩人就找了呼天成,說了“祖先”的事情。那時,呼天成正領着村人集中精力建新村呢,顧不上,就說:“這事我記着呢,讓我想想。”等地上的新村有了眉目以後,在一天夜裏,呼天成忽發奇想,說咱乾脆也建一座“地下新村”,讓走了的人到陰間也過過這集體生活,省得他們死後寂寞。這話說了,呼、劉、王三姓的老輩人面面相覷,可一時也提不出反對的意見,於是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
“地下新村”的陰址,是呼天成親自帶人去選的,選來選去,選在了西崗上。西崗是一塊朝陽的荒地,就是不上水。呼天成看了,說這地方好。這個地方,既不佔好耕地,陽光又充足,八面採風,是個好地方哇。於是,這事就定下了。可是,到了遷墳的時候,又出事情了。首先,呼、劉、王三大姓的意見就很難統一。由於墳已平過多年,好多人竟然連先人的姓名都記不清了。呼、劉、王三姓,是按姓氏排呢,還是按輩分排呢?衆說不一。老輩人說,總得有個規矩吧。其他雜姓的,就更麻煩了……結果,爭來爭去,誰也不服誰。他們爭的時候,呼天成一直不說話。到了最後,人們說,就讓天成定吧。於是,又是呼天成定下了一個原則。他說,既是“新村”,就得有“新村”的樣子。就按號排吧,各姓按各姓的埋,統一排號,村裏統一立碑。
在西崗上,呼天成讓人專門拉了一道磚砌的花牆,栽了幾行松柏,又砌了一道大門,還在大門前邊搞了兩個石獅子,門的上方書四個大字:地下新村。碑呢,是統一用水泥板制的。不管怎麼說,先人歸位的時候,好歹有個“身份”了。這“身份”對先人們來說,就是一個編號。其實,遷墳時,好多棺木打開以後,裏邊已經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了。有的只剩下一片布,有的是還剩兩塊碎了的骨頭,有的甚至連骨頭也找不到了,只是一些漚壞了的木渣。還有一個最大的難題是,一門一門,一姓一姓的,誰是誰呢?記憶力好的,僅是能記住個大致方位,也弄不十分清楚,你說是你五叔,他說是他六爺,還有的說怕是俺四奶奶吧?……就這麼糊糊塗塗地遷過去了。結果,遷到“新村”這邊的,頂多只能算是先人們的靈魂了。在這裏,每個靈魂都成了一個編號,從001開始,接下去是002,003,004……一直排下去了。排着排着又排出事情來了,劉家祖上有一個人,是解放初期被鎮壓的;王家也有個人,是抗美援朝時犧牲的。於是,王家的人就說,俺土成爺是烈士!咋能跟劉老茂弄一樣呢?劉家人說,人都死了這麼多年了,骨頭都漚成灰了,還論這論那哩?王家人說,咋能不論呢?烈士啥時候都是烈士。結果,爭來爭去,還是呼天成一錘定音,說:這樣吧,凡鎮壓的,就不說了;凡是烈士,就加個紅星,以示有所區別。
先人歸位後,頭一年過清明,村裏的女人們就一撥一撥地站在“地下新村”裏吆喝:“咱爺是多少啊?”
這邊就有人大喉嚨喊:“咱爺是175,咱奶是143!”
那邊說:“咋差着碼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