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香姑的確是在種花。
她悄悄地在試種一種花,這是一種奇異無比的花,她已經種了四年了。四年裏,她試驗了無數次……她覺得她已經接近成功了,那花就快要培育出來了。
在種花之前,她翻看了大量的圖書資料和歷史典籍,突然發現這居然是一塊非常適於種花的土地。這裏的土壤酸鹼適度,氣候適中,早在明代以前,這裏曾經是南花北移的集散地。那時候,所有在南國生長的花木,只有在這裏過渡性地生長一段時間之後,纔可以北遷……在明代最爲興盛的一個時期,這裏曾有“花驛”之稱,是花的驛站!這個發現使她大喫一驚,也無比的興奮。尤其是,當她在典籍上發現了“花驛之冠”之後,就更爲欣喜。所謂的“花驛之冠”,其實只是一種花的說法。在縣誌上,也只有短短的幾行字的介紹。那是在南花北遷的過程中,由一位花官在當地採用嫁接的方法培育出來的一種花,這種花的俗名叫“藍煙兒”,也叫“仙人脫衣”。史書上說,此花系青蒿嫁接而得,白日似青煙一縷,妙在藍中含紫,幽裏藏香,初睹則清淡,再看則飄逸,美似天國奇葩;夜來藍色漸褪,紫中泛銀,銀中蘊白,至午夜時分則紫藍褪盡,晶瑩如雪,燦若仙人脫衣……此花極爲名貴,曾在南洋花市上名噪一時!
是呀,遙想當年,花車一路飄香,滾滾而來……那麼,又是何年何月,這花的驛站在千年故道上消失了呢?它消失得是那樣的徹底,在時光中居然連一點痕跡沒有留下。是戰爭?是瘟疫?是洪水?還是別的什麼?沒有人知道。
然而,就是這故紙上的寥寥數語,吸住了香姑的眼睛。於是,在長達數年的時間裏,她先後以青蒿爲單株母本,做起了嫁接試驗……她知道她是在種植夢想。她想,人得有夢,人若是沒有夢,還怎麼活呢?
青蒿是野生的,可以說遍地都是。青蒿也是她喜歡的一種植物,她喜歡它的清淡與平和,它的柔韌與挺拔。再說,它也是單株成本最低的一種植物。她在田野裏選取最好的青蒿做單株母本,以插接的方式,精選二十四種花進行嫁接:有玉蘭花,有鳶尾花,有玫瑰花,有小蒼蘭,有三色堇,有風鈴草,有紫薇花,有木芙蓉,有半枝蓮,有紫茉莉……在與花接觸的那些日子裏,她的心一下子就靜下來了,花使她寧靜。夜裏,她常常從牀上爬起來,去看那一株株生長中的小芽兒,她會長時間地趴在地上,去看那夢一樣的生長,無比神奇的生長。一個芽兒,一點點地小芽兒,竟然可以生長美,生長出一個奇妙無比的花的世界,這真讓人驚歎!有時候,她就醉了,沉醉在那神奇的孕育之中。在一天天的觀察中,她的心甚至體味到了花的感受,她知道花會疼,在她切去一片小芽的時候,在嫁接的時候,她感覺到了花的疼痛,她真能感覺到。花也會落淚,植物也是生命,它也有掉淚的時候,那疼是一脈一脈的,她感覺到了。她說:“不哭,我是讓你美麗呢。”
嫁接是新的誕生,那將意味着又一種生命形式的孕育。在她的觀察日記中,常有一些出乎意料的發現:
三月十六日
刀傷不了花。
嫁接的時候,刀要淨,那一刀必須淨,不能遲疑,你要是略一遲疑,花就哭了。這時候,傷花的不是刀,是手,是笨手把花傷了。刀太硬,太硬的東西傷不了花。相反,水卻能傷花。水太軟,水比花軟,花的心臟是硬的,花也有骨,花的骨儲存在它的遺傳信號裏,只有刀可以點醒它。在某種意義上說,花是愛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