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什麼地主的仇恨不深?實在是他們的政治覺悟的程度不夠,所以對於被地主剝削的事實並不感到憤恨,”張勵說:“而你們只看到表面,就武斷的認爲他們對地主的仇恨不深,這正證明了你們對政策理解的程度不夠。”
於是大家又作了詳盡的檢討與反省。
李向前向工作隊提出一個意見,每天中午用大鍋煮“鬥爭飯”喫,工作隊和幹部民兵一同喫喫,叫起人來比較方便,省得滿處去找。反正糧食是現成的,是春上清匪反霸的鬥爭果實,由農會保管著。
“那是人民的財產。”劉荃立刻說:“不應當由我們來享受。”
黃絹向來不大說話的,這次也說,“本來我們下鄉應當‘三同’,”她是指同喫、同住、同工作。“現在我們不下地工作,已經不對了,再要喫得比別人好,未免太說不過去。我住的那家人家是個赤貧戶,就靠喫些豆皮麩皮糠皮過日子,從來沒喫過什麼正經糧食。”
被分派在赤貧戶家裏的,不止她一個,也都是跟著喫糠,自然也有人急於想換換口味,就和她辯駁起來。“不下地工作,那是因爲時間上不許可——這次土改是有時限的,要儘早的完成它。其實是經濟時間,大家在一起喫‘鬥爭飯’倒也是一個辦法,幹部民兵都會齊了,叫人有人。”
一時大家議論紛紜。
“同志們是來幫助老百姓鬧鬥爭的,”李向前說:“就是喫老百姓兩頓飯,也是應該的。”
“那麼難道說,不喫,就不鬥爭了?”黃絹說。
張勵是支持她的。他說:“喫得太講究了也的確是不好,要照顧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