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頭子把一擔紅水淋漓的麻挑出合作社,把擔子放下來,坐在河邊。他一直在那裏坐到天黑,時而大聲嘆着氣。然後他看見金根從合作社出來。金根的麻也被染得鮮紅。他的臉也通紅的,走到橋邊,就賭氣把麻都丟到河裏去。
"你這是幹什麼?"老頭子叫了起來。"小心給人看見。"
已經有一個幹部眼了出來,在那裏叫喊着:"你這算什麼?你想訛誰?"
"東西沒有用,扔了它總不犯法!"金根嚷着。"本來你們不要,我還可以賣給別人。你把它染紅了,叫我拿去賣給誰?"
"這傢伙真憊賴!"那幹部大聲喊着:"你當是你把東西扔了,政府就給你訛上了,是不是?我曉得你們這些人——沒一個好的。哪,你這老頭子。"他指着譚老大,"你怎麼還坐在這兒?在這兒耗了一天了,老不走,你想訛誰?"
月香聽了說,"金根就沒告訴我這樁事。"
"他當時是氣得要死,"金有嫂說。
她接着又說起那回發動大家做軍芏,一家認幾十雙,黑天白日的趕做,金有嫂說她納鞋底,把手指頭都磨破了。不要說買鞋面布和裏子,就連做鞋底的破布和麻線,哪樣不要錢?幹部挨家來訪問,做得慢的人家,就催促他們加緊工作完成任務;做得快的人家,就想法子叫他們再認下二十雙。"鞋底要做得厚,做得結實,"幹部再三說。"我們的戰士穿着這鞋要走上幾千裏地,到朝鮮去打美國鬼子。要不是虧了我們的志願軍在朝鮮擋住了他們,美帝早就打到我們這裏來了!"
繳上了軍鞋,跟着又是"支前捐款"。最厲害的是那回"捐飛機大炮",逼着周村向這村子"挑戰"。有許多新名詞金有嫂也說不上來,但是她說的比昨天晚上金根在枕上告訴她的要清楚得多,因爲金根總是半吞半吐,遮遮掩掩的,並不是他不肯告訴她,根本他自己心裏也矛盾得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