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漫步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隨着《非自然死亡》熱度的升高,劇評人的立場也開始轉變,在家庭娛樂版上讚揚這是一部好劇的人突然多了起來,開始幫劇迷們細細分析這部劇——這劇並不是一部簡單的職業劇,也不是一部單純的推理劇,這部劇的重頭戲沒放在如何破案上,而是通過對案件的追查,呈現並解釋生活中那些普通人必須面對的問題。
對社會問題、道德問題以及對人性陰暗面的反思,這纔是這部劇的重點所在。
比如第一集中,民衆的輕信,人云亦云,站在所謂道德高點上,絲毫沒有責任感的隨意攻擊別人,體現出了日本社會的一種奇怪頑疾;
又比如第二集中,被害女孩父母的互相指責,互相推諉教育責任,令人心寒發冷;
再比如第三集中,檢察官爲了確保刑事案件定罪率能達到99%,想對疑犯直接定罪的那種急不可耐,以及對女性的輕視和不信任,同樣令人深思;
再再比如……
這幫劇評人沒太關心日本有多少法醫,自己身邊有多少隱藏的殺人犯,倒是有一定專業性,主題都是放在了劇集本身上,認真分析了一番《非自然死亡》中想要表達的內涵,開始承認這是一部好劇,同時也認可了《Lemon》這首主題曲,認爲在關鍵情節時,響起這首主題曲確實對該劇有一種精神昇華作用——他們紛紛開始讚歎,鬼才就是鬼才,果然有天生的才能,能拍出這種誠意滿滿的作品。
他們也想蹭熱度,爲了迎合讀者一片讚歎,但千原凜人已經不關心他們了,他的收視率已經開始起來了——錦上添花的事從來不值得重視,一邊涼快去吧!
他還是在關注報紙上的社會版塊、新聞版塊,這邊討論起來影響力更大,而這股子風潮很快也蔓延到了電視訪談節目中——NHK的節目,這電視臺內部關係錯綜複雜,新聞部門根本不鳥電視劇部門,也不管這有可能幫助《非自然死亡》提升收視率,直接就上了。
他們手筆挺大,一口氣弄了五個法醫來當嘉賓,全是知名國立、公立大學教授級別的精英人士,顯得格外有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