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漫步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非常愉快的一天,早上冥想、抄經,中午白馬寧子請客喫的“精進料理”——寺廟提供的素齋,不貴但味道不錯。
下午則聽了講經,也就是老和尚講小故事,蠻有哲理的,然後他們又租了一間茶室,白馬寧子親自給他們泡了一次茶,或者說她作爲主人,舉行了一次小型茶會。
這就不是在醫院時的那種簡化版本了,正經的禪意茶室,全套的鐵壺、水勺、茶碗、茶入(裝茶的罐子),清淨典雅,儀式感很濃。
千原凜人對所謂的茶道原本是沒興趣的,他這人身上就沒幾根雅骨,來日本這麼久了,根本沒有留意過這方面的事情,但白馬寧子素手調茶湯,他自然一百個樂意捧場,也順便開了開眼界。
正經的茶室是帶露地的,半庭院性質的一小塊地,枯木、棚架、樹木、花卉俱全,像是個濃縮的小景觀。在踏上露地那一刻,就代表暫時切斷和塵世間的聯繫了,而茶室的入口非常低矮,要想進去必須靠鑽,也算是切斷和塵世間聯繫的一種方式——別管你是什麼大人物,進去時統統低頭,表示出謙遜和尊重。
而整間茶室內講求的是“非對稱”佈局,代表着人生的一種“不如意”,主位小而客位大,就連三面窗戶都是不一樣的形狀,同時室內有插花,非常簡單的那種,只求個清靜二字。
至於茶本身嘛,沒什麼好說的,千原凜人喝不慣,但看着受過嚴格訓練的白馬寧子一板一眼走動,行禮,煮水,敬茶,還是非常賞心悅目的——白馬寧子的氣質就很傳統,很有古典之美,溫溫柔柔的很合適這種儀式性活動。
她給千原凜人帶來的,是一種心靈上的平靜,是一種浮躁生活中的平衡劑。
或許和過去有關,或許她本身就有這種魅力,但不管怎麼說,哪怕不懂,千原凜人仍然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