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漫步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以前仗着穿越優勢,根本沒在乎過這些具體數據,以爲一切都會順順利利,這只是一次輕輕鬆鬆的撿錢之旅,是穿越福利,但現在看看,似乎沒那麼簡單,差點搞了個出師未捷身先死!
這世界上果然沒什麼事是容易的,就是當穿越客都不容易,真不知道別的穿越客是怎麼撈外快的,有沒有自己這麼難。
他沉下心開始看安田慎太郎以前提交的各種數據和信息,開始正經對待,仔細尋找着亞洲金融風暴必然會發生的理由,而他真正耐下心來看起了這些枯燥的數據,心志還真的越來越堅定了——世界上某些大事的發生真不是偶然,都是一環套一環,存在着某種因果關係的。
因美國的要求,八十年代中期美日之間簽訂“廣場協議”——這裏面同樣有着必然會發生的經濟原因,這事兒在日本本土九十年代的經濟學論文中就有大量討論,當時日本其實是自願的,頂多是沒判斷出後果會那麼嚴重,而隨後日元升值,國際競爭力減弱,泡沫經濟破裂的發生也就順理成章,日本進入了在大蕭條時期,大量國內資本開始外逃。
那這些錢去了哪裏呢?
大多都去了周邊各國,甚至因爲日本人工過貴的原因,大量的工廠也直接搬到了周邊各國,其中以泰國最爲熱門,那裏經濟自由度高,而且採用的是固定匯率制政策,一直維持在25泰銖兌1美元,波動極小,結算比較方便。
這在某種程度上造就了所謂的“亞洲四小龍”,它們只是喫了日本倒下後空白的國際市場份額,其中泰國發展的格外好,GDP年增長率一直維持在9%以上,最多的一年到了15%——美日歐等國家都處在蕭條時期,國際貿易競爭力下降,這段時間以泰國爲首的東南亞貨物遍銷全世界,至於未來的製造業大國華夏,這會兒剛把日本貨趕出了國內市場,還沒滿足內需,正玩命自己生產自己用,顧不上管外面怎麼樣。
東南亞各國一時之間猛如虎,但好景不長,從九三年開始,美國、歐洲經濟開始回暖,泰國等國的國際競爭力相對開始下降,但日本仍然處在蕭條時期,資金持續還在往這些國家逃,特別是去年又被美國打了一棒子,美國要經濟制裁日本,這讓資金逃得更快了,而這麼多熱錢擠進了泰國,好像泰國也有經濟泡沫的苗頭了——千原凜人關注到一組數字,93年至今,泰國的房地產均價上升了四倍還要多。
金融高度自由,因缺乏經驗竟然允許了外資隨意出入(事情沒發生前沒人料到後果那麼嚴重),房地產行業泡沫化且抵押方便,經濟正漸漸轉爲疲軟,偏偏還在堅持固定匯率制政策又富得流油,國際遊資不搞它又會搞誰呢?
哪怕換了一個世界,它還是第一個受害者,應該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