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漫步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能劇中的“能”,可以理解成“技能”的意思,放在日語中來說,是指“飽含技能的戲劇”。
大概意思如此,能劇的演出具有一套非常繁瑣的規範,演出的舞臺、服裝、面具、劇本以及最核心的表演過程,都有着嚴格要求。特別是表演方面,不經專人指點並久經訓練,幾乎無法完成。
這種表演被稱爲“型”,類似套路,有些像京劇中的“亮身段”,而所謂的欣賞能劇表演,就是看能劇演員的“一舉手一投足”——沒辦法的,也只能欣賞“一舉手一投足”,主要演員都戴着面具,配角們也面無表情板着臉,除了看肢體動作也沒別的可看了。
這是在追求一種高洗煉化的簡淨,崇尚一種“幽靜”之美,所以連演員的面部表情也成了簡化對象,格外強調肢體動作,比如能劇演員一頓足一抬頭,這就代表着“角色”在笑……
抽象化到了這種程度,連以前對能劇做過簡單瞭解的千原凜人都看得頭皮發麻,更不要提近衛瞳、愛子、美千子等人了——千原凜人從後臺找到了她們的座位,發現開演沒用了十五分鐘近衛瞳就已經懵逼了,愛子和霧紗也兩眼無神,美千子更是小臉陰沉的在咬手指,估計心裏很不耐煩。
對此,千原凜人無話可說。戲劇同樣是用來娛樂的,要適應時代的發展,他也說不好能劇算不算藝術,但就算是藝術,很高雅,是一種只有少數人才能欣賞的“美好事物”,B格很高,他仍然不會追求類似的東西——就文化領域來說,森川梅守的地位確實比他高,他只是面對平民百姓的“鬼才編劇”,而森川梅守這種人在日本被稱爲“人間瑰寶”的。
娛樂品就要有娛樂品的覺悟,迎合觀衆從來不可恥,可恥的是迎合不了。
追求B格可以,但要在觀衆廣泛喜歡的基礎之上纔可以追求,也就是先有收視率,然後才能提到文化影響力。
如果是他必須做能劇這一行,那他一定會對能劇做出改革,讓它更適應時代,更容易被觀衆喜歡,更能讓觀衆得到快樂,而不會遵循所謂的“良弓難改”——如果這把弓實在完美到無法改進了,那確實可以不改,但時代變了後,我們就應該把這把弓升級成火槍。
然後,用這把槍射擊新時代的觀衆,讓他們高興、哭泣或是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