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漫步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於和漢城放送的合作,千原凜人很重視,將其視爲打破櫻島、東京放送TEB等臺在轉播權方面封鎖的重要籌碼,回了電視臺就命令總務二課去儘可能地收集資料,準備好好研究一下漢城放送以及他們需要什麼——雙方私下裏已經達成了合作意向,但正式合作還要經過兩家電視臺談判後才能確定的。
他很用心,花了大半天時間好好了解了一番韓國放送圈的情況,基本確定了,漢城放送應該就是後世的首爾放送SBS沒錯,也就是後世網絡上俗稱的“傻不傻”。而SBS的主要競爭對手,分別是韓國放送KBS和文化放送MBC——這兩個俗稱分別是“摳鼻屎”和“麪包車”。
韓國無線電視臺方面,目前也就只有摳鼻屎、麪包車和傻不傻這三家了,此外還有幾家小型的有線電視臺,但影響力有限,一般情況下可以忽略不計。
而這三家中,規模最大的是KBS。
KBS是一家國營電視臺,由政府百分百說了算,也是韓國曆史最悠久的電視臺,目前擔當韓國的收視霸主——在底蘊方面,KBS的性質和NHK相當,行事超級便利。
這應該就是SBS主要想要打倒的目標。
規模其次的就是MBC。
MBC最初也是一家以民間資本爲主的商業臺,發展得相當不錯,但在八十年代時韓國有過一次大規模的輿論管控,其中就包括“電視臺強制合併政策”,把當時幾乎所有韓國私營商業臺都合併進了KBS,而MBC雖然因爲影響力較大幸免於難,但被迫移交了大部分股權,由韓國政府成立了一個名爲“放送文化振興會”的機構來主要持股,實際上也成了國營電視臺。
不過到了九十年代,韓國社會自由主義氣氛日益高漲,MBC內部的鬥爭也從未停止過,韓國政府迫於民意又進行了一定的改革,把“放送文化振興會”的九名董事由政府全部指定,改成了推舉任命制——執政黨、在野黨和經營方各推舉候選人,然後由總統從中按派系各任命三人,湊成一個三三制的董事會,最後再由這九名董事勾心鬥角,任命臺長以及高層幹部來負責運營。
簡單的說,MBC是公私合營制,但新聞方面更傾向於韓國政府,只是有時候內鬥得太厲害,經常像神經病一樣亂抽風,做出種種古怪離奇的行爲,使人難以確定他們到底是什麼立場,同時也是世界範圍內的電視臺罷工大戶——從八十年代開始,平均每年大規模罷工1.8次,最長的一次190多天,導致85%以上的節目癱瘓停播,觀衆都看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