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雖然四個人嘴上都沒說話,心裏想的卻不少。
佘歙看着來來往往的車輛,心裏想着:“這裏的全員都是駕駛車輛在路上行走,車輪成爲了他們行走的兩條腿,感覺比腿的用處還大的多。”
和佘歙一樣全程注意他們駕駛得車輛的樞鱗,不過和佘歙有所區別的是,他更多的是關注車輛本身的東西,“身邊經過的奇肱國人的車輛的樣式看起來大同小異,基本上是和上古時期中的戰車裏指南車(司南車)的樣子相似。
兩個巨大的車輪,中間夾着一個可乘坐一至兩人的長方體車廂,在車廂的正前方的木板最中間的位置上立着一根竹筷子粗細的木棍。
木棍的最頂上有一個右手平舉(有些的是左手平舉),指着前方的木偶人。
不論木頭飛車的車身轉向何方,車廂上的木偶人平舉起的手,始終指向木頭飛車出發時設置的木偶人需要指示的方向。
跟書裏面形容指南車的——‘車雖回運而手常指南’一模一樣。
但是根據書裏說的,指南(司南)車的造車人是風后。
風后是黃帝手下的第一任宰相,就是因爲他造出了司南車,有一輛能指明方向的車,讓黃帝破解了蚩尤的風沙陣,在戰場上打贏了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