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 質量體系認證成爲企業的“心病” (第9/31頁)
阿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於是市一機的產值滑向低谷,利潤顯著下降。但是產值下滑到一定地步,便停滯了。以董其揚的經驗,這應該是反彈的前兆。董其揚若是知道柳鈞只得到三百萬貸款;若是知道柳鈞將這三百萬貸款合着高利貸錙銖必較地滾動使用,依然無法避免捉襟見肘,不得不就着產能安排銷售;董其揚若是知道他的產值是因此而停止下降,那麼他此時應該調轉槍口,專注開發其他產品,避開騰飛的鋒芒。但是董其揚輕信了他的經驗。他也降價,指望以微薄利潤傾銷市場,奪回市場份額。
同時,董其揚也想到,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只籃子裏。於是他向董事會提出,要麼下撥一筆資金搞新產品研發,要麼下撥一筆資金買適用於市場的專利,市一機務必擴大產品種類,不能如此單一下去了。董其揚提出的發展方向,依然是他來市一機時提出的成套設備。但彼時楊巡領導着市一機歡歡兒地模仿着柳鈞研發出來的產品,好好地賺着快錢,因此楊巡押後了董其揚的建議。但這回真李逵勢不可擋,導致市一機的假李逵節節敗退,影響利潤,申寶田和楊巡兩個大忙人不得不湊一個時間坐到市一機的辦公室進行討論。
但是楊巡一聽董其揚提出兩種方案所需的金額,大大地不以爲然,技術部坐着那麼多工程師,每人拿的是副經理級以上工資,養這些人難道是白養?讓技術部的人一個月內拿出圖紙。叫人去技術部坐鎮,人盯人地幹活。
董其揚的方案預算並不是拍腦袋而來,而是與各部門協調商量之後才寫的,其中有楊邐的功勞。但他不是工程技術人員,他尚且對如此大筆的研發預算究竟用在哪兒,怎麼用,還心存疑問,當然對楊巡的反對無強有力的辯駁。他只能解釋:一套成套設備的研發需要一個個零件的研製,研製過程中必然有廢品……但董其揚的解釋立即觸動楊巡的神經,楊巡馬上想到前年通過攝像頭看到柳鈞將好好的鋼鐵一堆一堆地試廢了,全不知心疼。那麼若是研製成套設備,成百上千個零件都這麼試驗下來,那些技術員又試驗的不是他們自己錢,自然比柳鈞更不懂得心疼,他楊巡還不給搞破產?比如以前他曾當機立斷叫停已經耗資五十萬的研發,因爲他看出那研發很可能是無底洞。楊巡將問題拋給製造行業出身的申寶田。
申寶田的態度很明確,一家企業想立足,必須擁有屬於自己的優勢。市一機有龐大體量的優勢,可無拳頭產品優勢,買圖紙的產品畢竟我能買別人也能買,形不成優勢。目前市場已經發出警訊,這是好事,提醒市一機應該慎重思考未來的路該怎麼走。從長遠來看,有必要從現在起培植並善用自己的研發隊伍。申寶田否定買圖紙的方案,堅決支持自主研發,掌握核心技能,當然可以花錢橫向引進技術,提高研發效率。
楊巡反對,但此時大股東的贊成票讓楊巡的反對無效。申寶田在會上當場拍板,就照研發的方案做。
楊邐作爲董事之一與會,但基本上除了解釋方案,沒有她的發言權。她心裏很矛盾,方案是她與技術部討論出來的,她也早等着自主研發的一天。但大哥的不支持,讓她的態度有點兒模糊。她總不能站在大哥的對立面說話。她唯有沉默。她看看比她更沉默的申華東,心理稍稍平衡。她不知道申華東看着他爸心裏在想:高,薑還是老的辣。消耗申楊共有的市一機的現金流,提升公司最核心的技術研發隊伍水準,又用漫長的研發來延長市一機產品轉型的時間,人爲耽誤稍縱即逝的翻身時機,達到造成並擴大虧損,卻不損核心的目的。比他尋求外援柳鈞的主意好多了,他們有雄厚財力與楊巡相拼,那麼主動權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裏,還肥水不流外人田。
柳鈞不明白董其揚這樣的聰明人爲何面對危局,卻不採取快速見效的行動。他直接打電話問,董其揚悶悶不樂地告訴他,兩大股東之間搞不定。柳鈞立刻想到,肯定是申華東出手了。他頓時很同情被矇在鼓裏的董其揚的處境,這種時候,任董其揚有三頭六臂,也無法施展,只能莫名其妙地鬱悶。與董事長人心隔肚皮的經理人太難做。
柳鈞隔岸觀火,他自己的事情還忙不過來呢。年初有許多事,最重要的是稅務有彙算清繳做年報,工商局有年檢,至於還有其他部門的這個檢那個檢,基本上都是交錢敲章,並無懸念。稅務有關年報的說明中,有要求到指定稅務師事務所審計的條文。老張拿到說明一看就知道柳鈞那兒通不過,他便讓財務去稅務諮詢,問在其他會計師事務所做出的由註冊稅務師簽名的審計報告算不算。財務回來說,稅務窗口人員面色墨黑,不過總算點頭放行。
但工商局的年檢就沒那麼容易說話。工商給出的年檢辦法提出資金審計,也指定一家會計師事務所。文員前去一打聽,工商卻沒稅務好說話,工商局窗口人員態度堅決,非這家會計師事務所做出來的審計報告不可。文員辦事仔細,又拐去隔壁會計師事務所臨時辦公室一問,被審計費嚇了回來,連忙報告老張,人家根據騰飛規模,開價八千元。人家還不冷不熱一點兒不愁生意地說,一年審計一次好啊,幫老闆總結回顧一年的資金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