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擁有的方向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提到這個,少年皇帝表情都很詭異。
他真的想不到會突然蹦出來一票這樣的人,是真是假?朱由檢本心還是覺得那是真的,成祖派鄭和下西洋,多次出海,不就是有可能在尋找建文遺脈麼?
出去幾次找不到,在海外撒一些錦衣衛蹲守,合理。
再者,他也不會想到會有人有那種膽子冒充錦衣衛後代啊。
想是這麼想,他還是有些接受不了,這都過去幾百年了,怎麼就蹦出來一票這樣的人物?他派人在宮內清查典籍線索,根本找不到任何相關資料。
曹化淳表情也多了一絲凌亂,“東廠和錦衣衛已經喬裝後接觸了那些人多次,怎麼說呢,那位爲首的從四品宣慰副使,倒是儀表堂堂,不止熟知經義,而且學識淵博,是純正的我大明士子無疑,但幾個海外歸來的錦衣衛,就多有不通禮節的了。”
“不過,錦衣衛畢竟不是讀書人,在海外之地延續幾百年,十幾代人,會遺忘很多我皇明禮儀,也不算怪事。”
還沒有經歷過社會毒打的大明,此刻還是妥妥的天朝上國,全天下第一的心態,本能的認爲海外都是蠻荒之地。
那麼,一羣錦衣衛丟在海外幾百年,從文明變得的逐漸蠻荒,差點被蠻化不是很正常很合邏輯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