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下次,啊,你也別求我。方槍槍氣呼呼地拿桌上的醬油壺,一倒,多了,成屁味了。
一桌小孩都在傳明年復課鬧革命的消息,都十分掃興,覺得正常的生活受到了干擾。
小孩中新添了一風氣聚衆聊天當時沒個準名,也叫“哨”也叫“掄”也叫牛逼蛋砍。毛主席說你們要關心國家大事,於是小孩起來響應,真的假的國際國內聽風就是雨都要裝很有思想很有見地,發展到後來蔚然成風極大提高了中國人民胡攪蠻纏的能力。
“大山”是那時的某種象徵,“三座大山”什麼的,和“康莊大道”相映成趣。後來出了個老英雄,每日挖山不止,有他那種精神的人,由“蛋砍”引申出來,被稱爲砍山不止,再經文人加工,變成今天半野半馴的生猛詞組:侃大山。
那在學校停課輿論一律的年代也起了普及教育傳佈謠言的積極作用,差不多可說是生活這無恥老師給一個孩子上的最好的語文課,那詞彙量那不破不立的決心那望山跑死馬的曲裏拐彎這纔是漢語的正經表達方式。方槍槍沒成爲認字的機器懂事的傻子真要好好感謝那些年盛極一時的全民砍山運動。
當他再次坐在小學低年級的課堂裏才發現受過砍山薰陶的自己中文程度已有多深,什麼老師的胡說的課本的欺人之談都是小偷進了街坊院熟門熟路飛行員碰見玩鷹的不是一檔次喫月餅掉了一地渣兒都是我剩的。
應該說那是繼白話運動之後中文的第二次革命。任何詞句都可能被賦予新的意義,甚至直接改變詞性可說《新華字典》什麼的都廢了。說話,只是一種態度,說的是什麼不再有人聽得懂,需要不斷豐富、窮盡其義方可定案像一場不設終點的追逐。
哪有規矩哪有語法都是活詞兒只要你高興沒一個同義詞不可以作爲反義詞捋順了就是最高級別的反義詞。
把一句話一個詞當做一道菜不斷地添油加醋越說越沒譜越說越沒邊兒只爲聳動視聽再夾雜點徒亂人心的意思我想這就是所謂文學了。
有了文學觀念好啊,就不簡單滿足於弄明白一件事的來龍去脈,愚昧地分個是非窮兇極惡死心眼地去挖掘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