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喫草的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拿下來兩分後,湖人以10:9反超,李良拿到了一個助攻。
接下來攻守轉換,麻煩的事來了。
活塞隊繼續進行球權控制,球在幾個人手中導過來導過去。
現場球迷的噓聲越來越多,不時有雜物扔落,球迷是越來越少。
可是活塞的球員不爲所動,依舊忠實地執行着控球戰術,慢慢尋找進攻機會。
50年代的NBA,球員們的進攻技術相當粗糙,技術動作沒有標準化,最基礎的投籃動作就五花八門。
有單臂的,有雙臂的,有砸出去的,有托出去的,有拋出去的,而且大多是站立投籃,雙腳不離開地面。
真正的跳投技術要等到保羅·阿里金、比爾·沙曼等聯盟先驅,在50年代中期逐步完善,才慢慢有了後來較爲標準化的投籃動作。
和投籃一樣,他們的運球同樣挫的很,單調的單手運球,極少換手,更不用說運球變向了。
他們的傳遞球倒是相當流暢,不過當時NBA的防守技戰術一樣不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也一般,所以才能在一次進攻中進行大量傳球而不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