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喫草的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NCAA總體對抗強度差NBA一個檔次,人員變化也比較頻繁,對球員的綜合能力要求的確高一些。
特別是一些三四號位搖擺的鋒線球員,在NCAA可以爲所欲爲,到了NBA就發現四六不靠,成爲雞肋。
在美國籃壇近年中鋒位置整體凋零的情況下,這些不三不四的球員在大學賽場稱霸一時,卻無法適應更高、更快、更壯,內線擠滿了歐洲白熊和肌肉棒子的NBA。
比斯利就是典型代表,還有11年的榜眼德里克·威廉姆斯這類。
相反,一些功能性球員,在NCAA賽場上不顯山露水,低順位進入NBA後反而生存的更好。
比如,湖人的冠軍前鋒,特雷沃·阿里扎。
瑞恩·韋斯特聽了李良的解釋,結合最近幾年各隊選秀上的成敗得失,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
魏大至見韋斯特連連點頭,捅了捅李良,用中文問道:“喂,你說的是不是真的?”
“廢話,當然是真的,不然你以爲我練九陽神功了,打通任督二脈功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