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雲煙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63章
長安那邊接到消息之後,劉恆臉色很難看,作爲大漢目前最大的敵人,大漢在草原上自然也花費了不少心血。兵法中早就有用間門之道,而長城附近的許多部族一直跟大漢有些曖昧,比起跟漢軍打生打死,其實他們更情願老老實實跟漢人交換,雖說比較貴,但是那樣比較安全。他們這些小部族,本來就生活在大漢與匈奴的夾縫之中,能少死點人就少死點吧!死多了,匈奴很快就能找到更多的炮灰,何必呢!
只是,這些部族願意提供的情報很多都無關緊要,更加深入的情報往往來源於東胡盧部,結果盧兆配直接帶着部族投奔了遼國,徹底告別了遊牧生活,這下漢室這邊就抓瞎了。
申屠嘉這個人是正人君子,接手典客之後,自然對於用間門之事沒那麼上心,而且他也不擅長這個。以至於他們對草原上的消息雖說不至於是一無所知,卻也只知道一些皮毛。至於這等從龍城傳出來的消息,他們能打探到纔怪。遼國能打探到,是因爲當時混戰之中,有人直接混入了稽粥逃竄的隊伍,這纔有機會跟着稽粥前往龍城,最終打探到消息。
劉恆也沒有責怪申屠嘉的意思,他除了對匈奴的囂張感到憤怒,就是驚訝於遼國那邊消息的靈通。這麼說的話,遼國連龍城的事情都打聽得到,那麼,長安的呢?
這讓劉恆心裏很不自在,他可不希望自個前腳在未央宮說了什麼話,後腳劉昌就知道了。做皇帝的人,就沒哪個不多疑的,若是不多疑的,會被下面人坑得骨頭都不剩!劉恆也是一樣,他同樣是個多疑的人,這會兒環顧了一下週圍,覺得誰都不可信!
實際上,這個時候,大家保密意識都不強,仔細看一看《史記》,不管是那些諸侯王還是長安那些諸侯,一個個在外頭就大放厥詞,事情還沒開始幹呢,左鄰右舍甚至連路邊的小販都知道他要造反了,因此很快就是廷尉帶着人上門。像這樣造反,除非上頭是聾子瞎子,否則的話,能成功纔怪!
而宮中也是賄賂成風,公卿大臣給宦官塞點錢,打聽一點宮裏的事情是正常操作。還有一幫閒着沒事的公侯子弟,整日裏打聽宮裏那些事情,然後編成活靈活現的故事在市井流傳。要不然,像是劉恒生了背瘡,叫劉啓吮吸瘡口,結果劉啓直接吐了這事又是怎麼傳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