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雲煙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89章
劉昌之前就得到了長安那邊送來的信,自然知道,官面上打着竇彭祖和竇嬰名頭的其實就是劉啓和竇嬰,他對劉啓其實沒什麼敵意,畢竟雖說劉啓算是受益者之一,但是當日的事情,劉啓可沒資格參與其中,事後才知道怎麼回事,劉昌也不會沒事遷怒到劉啓頭上,實在是犯不着。事實上,當日的事情,真正能做主的還是劉恆,其他人,包括薄太后,都只有旁觀的份。
劉昌雖說存了事有不對,就直接掀桌子的想法,但是若是能夠讓劉恆心甘情願將位置交給自己,那自然是再好不過。像是劉啓,或許在那一段歷史上,這位留下了極大的名聲,作爲一個帝王,也算是比較成功的一個,但是,劉昌卻覺得,自己遠比劉啓要強,別的不說,劉啓當年削藩操之過急,哪怕平定七國之亂其實耗費的時間不長,但是最終也是造成了不少禍患的。別的不說,一個富庶的吳國,就因爲這一場亂戰,最後卻因爲戰亂,很多年都沒能恢復元氣。
不過,等到聽說吳王太子劉賢也來了的消息,劉昌也覺得有些荒謬起來。
吳國那邊,原本劉邦呂后在的時候,還壓制得住,劉恆是小宗繼大宗,這就讓劉濞覺得不服氣了,他沒想過這天下是劉邦打下來的,他就是想着,自家父親是兄長,自己算是老劉家的嫡系血脈,不像是劉恆,不過就是庶出罷了,憑什麼最後能叫他做皇帝。加上這些年來,他在吳國一番經營,自覺兵強馬壯,憑億近人,有道是身懷利器,殺心自起,作爲藩王,實力強大了,自然也就有了問鼎之心。
當然,他可不像是劉長,光長武力,腦子有限,還沒怎麼樣呢,就咋咋呼呼,恨不得讓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有不臣之心。所以,明面上,劉濞依舊是個合格的藩王,謙恭有禮,對一干近支宗室也很是講義氣,簡直就是宗室裏頭的忠厚長者,衆口相傳的賢王。
在許多人看來,劉濞真正生出反心,是劉賢被劉啓一棋盤砸死之後的事情。但是,只看劉啓還好端端地做他的太子,也沒多少人說劉啓暴戾之類的話,就知道,這裏頭不是劉恆如何護短,只怕還是劉賢觸動了劉啓的底線。畢竟劉啓再脾氣暴躁,也不至於一盤棋都輸不起。
遼國這些年一直在跟南邊做買賣,對於三越還有吳國的情況,可比長安那邊瞭解得多。像是趙佗,名義上對漢家稱臣,實際上一直在圈地自嗨,他的黃屋左纛一直也沒真的收起來,偶爾還是用一用的,私底下還用了不少打擦邊球的東西,比如說他也鑄了九鼎。當然,老劉家劉邦就不是個規矩人,也沒真的規定多少隻有皇家能用的東西,他唯一規定的一個就是劉氏冠,也就是一種竹皮發冠,這玩意趙佗本來也不會沒事去用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