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雲煙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
所以,立遼王爲儲,那叫衆望所歸!
這般言論一出,頓時有些人自以爲自己明白了什麼,之前搞出來的那些事情,未必就是那些貴族想要謀逆,實在是爲給遼王鋪路,頓時一個個也不敢再反對,恨不得立刻五體投地,山呼萬歲,表示陛下聖明,大家都無條件遵從陛下你的旨意,立遼王爲太子,纔是漢家大幸!
結果劉恆卻又彆扭上了,畢竟,自己還是天子呢,大家就都已經開始準備擁立新君了,這將自己又放在哪了呢?
因此,劉恆乾脆表示,劉昌如今還是遼王,這位置很是關鍵,現在立儲,就得撇下遼國那一攤子事情到長安來,到時候遼國那邊鞭長莫及,豈不是不好?
這話說得也有道理,主要是劉恆現在正處於盛年,真要是立個太子,還是個已經掌權多年的太子,說不定回頭父子一人就針鋒相對起來,說不得又有一番爭鬥。再說了,遼國那邊如今關係到不知道多少人的利益,若是沒有遼王主持大局,萬一那邊的人玩崩了,那怎麼辦,他們可不要虧錢了嗎?
這麼一想,雖說一個個急着混個從龍之功,但是先表示一個態度就可以了,遼王最好還是留在遼國那邊主持大局,等到天子年紀大了,精力不足了,順理成章接班,豈不是兩全其美。
當下一個個又改口,表示陛下思慮周全,果然是聖明燭照,但是,不管怎麼說,雖說不能立刻冊封太子,也不能叫遼王那邊有什麼誤解,到時候做出什麼不理智的動作來。所以,現在就得先放出點風聲出去,然後大家再商議一下,再給遼王加封個什麼頭銜比較合適,免得萬一劉恆去得倉促,到時候還得再補個守序,萬一再冒出個不識相的,想要搞點什麼明堂,豈不是平白多添波折?
劉恆見大家沒有執意要立馬立太子,心中暗自鬆了口氣,他就算是想要立太子,那也得是他自個願意,而不是被羣臣裹挾,所以,見羣臣很快就退縮了,自然明白,不是羣臣都一門心思向着劉昌,而是在揣摩他的心思。
下朝之後,劉恆琢磨了一番,就去了長樂宮,自從薄昭被一抹到底之後,劉恆就不怎麼去長樂宮了,雖說老孃表現得很是善解人意,並沒有一個勁地給舅舅求情,但是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爲難模樣,劉恆又不是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