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雲煙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
總之,現在吳國的收益,多半都成了給遼國的貨款,再持續下去,吳國是真的撐不住了。
而吳國的中上層,也正急切地希望能夠更進一步,他們如今就在到處勾連對中央不滿的人,準備到時候一起起事。
劉濞想得很好,如今劉恆一系的諸侯都在北方,燕王早就被遼王給嚇得夠嗆,之前獻了近乎三分之一的燕國給了遼國,這才能安心。但是他倒是安心了,燕國百姓不安心了,原本大家日子都不好過,結果原本的同鄉劃分到了遼國之後,一下子就富起來了,頓時,一個個都不幹了!
誰家沒幾個親戚朋友呢,一些燕國的百姓就以投親之類的名義跑遼國去,沒有的也能無中生友,燕王又是個軟弱的性子,擔心遼國找麻煩,所以,一直以來就是醉生夢死,只想着享受,哪裏會精心治理自己的封國,最多就是地方上的官府,儘可能約束百姓不要離開鄉里。因此,燕國算是人口流失最嚴重的一個封國,甚至邊界上的一些百姓,自個主動將界碑往自家的方向挪,好讓自家變成遼國人,遼國對此樂見其成,燕王也不敢追究,以至於下面愈發猖獗起來。幾年下來,小半個郡都劃分到遼國境內了,其他遠一些的,那叫一個翹首期盼,就盼着哪一天界碑到自家附近,自家也可以趁夜跑去把界碑挖出來挪到自家後頭去。
而跟劉濞相鄰的那些劉姓諸侯,在劉濞看來,都是可以爭取的對象,齊王一系這些年被打壓得厲害,各種被拆分,對長安的不滿也是與日俱增,所以,只要給出的好處夠大,他們多半是會鬧騰一場的,另外就是楚王,楚王志大才疏,性情也頗有些暴虐的地方,而且還好色無度,葷素不忌,小辮子一大堆,只不過之前遮掩得好,劉恆也不樂意隨便對付一個劣跡斑斑,但是卻並無多少破壞力的同姓諸侯,因此,即便那位嘴上經常喊着要造反,也有人告到了長安,但是,劉恆一直也是睜隻眼閉隻眼。
之前是楚王的那些罪名都被壓下去了,結果劉濞卻是將這些又翻出來了,劉戊欺男霸女、驕奢淫逸什麼的,對於一個諸侯王來說,實在不算罪過,說白了,上頭的人真未必樂意看到一個賢能的諸侯王,恩出於上,真要是諸侯王賢能到讓下面的百姓官員連君主是誰都忘了,那豈不是劉氏天子又變成了另一個周天子?所以,一個劣跡斑斑的諸侯王,只要沒有觸犯到上頭的底線,那麼,對於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諸侯王。
老劉家對於諸侯王的要求其實並不多,底線也就是那麼幾條,不要逼得下面百姓民不聊生,以至於揭竿而起,不要造反,不能不孝,還有一條就是,不要**!很多時候,老劉家對**不孝的處罰比對前頭兩個更重,你造反說不定也就是幽禁你一輩子,還能保證宗室子弟的待遇,但是,你要是搞**、不孝順,那麼不好意思,這就是死罪一條。
哪怕這條紅線加粗加亮了,但是,有漢一朝,觸及的諸侯王依舊是層出不窮,說白了,對於這些生下來就含着金湯匙,不需要任何努力就能成爲最頂端的那一小撮人來說,他們一輩子其實沒什麼追求,追求的就是刺激。就像是後世,很多富二代喜歡什麼賽車、跳傘、滑翔傘甚至是一些危險性更大的極限運動一樣,說白了,就是除了這些,他們找不到生活的意義,只能是追求這種生死一線的快感。這些諸侯王也是一樣,他們生下來就什麼都有了,自然得追求點別的,志向高遠一些的,搞點修書做學問之類文藝方面的事情,但是這樣的人是少數,更多的都是沒這等志氣的,他們呢,就得玩點別的,像是喜歡遊獵,還有大興土木的,已經算是不錯的了,還有一些,已經跟變態差不多,比如說,有諸侯王喜歡盜墓,有諸侯王喜歡殺人,有諸侯王喜歡釣魚執法坑害下面的臣子,還有的諸侯王,就是喜歡女色,光是臨幸宮女已經不足以滿足他們了,他們就得玩點刺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