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震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張八仙桌沒啥,八仙桌加上縣令,它就出奇了。”
又說:
“老李在家裏擺的不是八仙桌,是縣令。”
又說:
“老楊家有一人在縣政府,不耽誤老楊家做豆腐;等老楊家的人從縣政府出來,再回頭做豆腐,老楊家的豆腐,不就成老胡的八仙桌了?”
一席話說得老楊恍然大悟。趕大車的老馬,眼圈子果然比他大。本來老馬也就是隨便說說,好止住老楊的話頭,但老楊從老馬那裏討主意討慣了,也就當了真。於是,不是爲了新學,也不是爲了科員,還是爲了豆腐,老楊又要把兒子送進小韓的“延津新學”。但因爲上新學要交學費,老楊又決定楊百順和楊百利兩人之中,只選送一個。有一個人將來到縣政府混一圈,家裏的豆腐就不是豆腐了。如果沒有縣政府在前邊晃着,楊百順和楊百利誰也不願去上“延津新學”,如同又進了一趟老汪的私塾,還要再喫二遍苦,再受二茬罪;如今有縣政府的科員在前邊晃着,雖然還不知道最後能否被小韓挑中,但萬一被挑中,成了縣政府的人,也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比這更重要的是,從此也就出門在外,脫離豆腐和他爹了。爲脫離豆腐和他爹,楊百順本想投奔喊喪的羅長禮,楊百利想投奔算命的瞎老賈,現在兩條路均被堵死了,退而求其次,去縣政府也算一條出路。去了縣政府,也就徹底擺脫了他爹和豆腐。老楊送孩子去“延津新學”是爲了豆腐,楊百順、楊百利上“延津新學”也是爲了豆腐。哥倆兒在私塾相互趕着與老汪搗蛋,現在卻爭着要上“延津新學”。但誰能去“延津新學”,還得老楊說了算。哥倆兒自生下來頭一回,開始相互趕着討好老楊。老楊做豆腐不愛喫豆腐,愛喫一個不花錢的東西,老鴰蛋。楊百順五更起牀,到後河沿爬了七棵大榆樹,給老楊掏蛋。天剛傍黑,楊百利給老楊端來一盆滾燙的熱水:
“爹,一天賣豆腐乏了,快脫鞋燙燙腳。”
賣豆腐的老楊更覺得老馬的主意高明。比老馬主意更高明的,是老楊的主意,兩個兒子中,只選一個上新學。讓兩個人同去他們覺得是應該,兩個人中選一個,兩個人都開始看老楊的臉色。但兩個兒子到底讓誰去呢?賣豆腐的老楊又犯了愁。老楊一犯愁,又跑到馬家莊找老馬。老馬本來只是隨便說說,好止住老楊的囉嗦,沒想到老楊當了真,反倒更囉嗦了。老馬覺得自己當初失了策。但事到如今,老馬也只好在一條道上走到黑。路走到一半,將車掉頭磨回來,老馬更費勁,老楊會更沒完沒了。老馬問:
“他們倆誰腦子好使,誰腦子笨呀?”
老楊摸了摸胡茬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