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過了四七,船總順順派人來請馬兵進城去,商量把翠翠接到他家中去,作爲二老的媳婦。但二老人既在辰州,先就莫提這件事,且搬過河街去住,等二老回來時再看二老意思。馬兵以爲這件事得問翠翠。回來時,把順順的意思向翠翠說過後,又爲翠翠出主張,以爲名分既不定妥,到一個生人家裏去不好,還是不如在碧溪岨等,等到二老駕船回來時,再看二老意思。
這辦法決定後,老馬兵以爲二老不久必可回來的,就依然把馬匹託營上人照料,在碧溪岨爲翠翠作伴,把一個一個日子過下去。
碧溪岨的白塔,與茶峒風水有關係,塔圮坍了,不重新作一個自然不成。除了城中營管,稅局以及各商號各平民捐了些錢以外,各大寨子也有人拿冊子去捐錢。爲了這塔成就並不是給誰一個人的好處,應盡每個人來積德造福,盡每個人皆有捐錢的機會,因此在渡船上也放了個兩頭有節的大竹筒,中部鋸了一口,盡過渡人自由把錢投進去,竹筒滿了馬兵就捎進城中首事人處去,另外又帶了個竹筒回來。過渡人一看老船伕不見了,翠翠辮子上紮了白線,就明白那老的已作完了自己分上的工作,安安靜靜躺到土坑裏去了,必一面用同情的眼色瞧着翠翠,一面就摸出錢來塞到竹筒中去。“天保佑你,死了的到西方去,活下的永保平安。”翠翠明白那些捐錢人的意思,心裏酸酸的,忙把身子背過去拉船。
到了冬天,那個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裏爲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青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一九三三年冬至一九三四年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