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誠意這種東西在利益面前一文不值,段祺瑞等人很聰明的表態,當即看清楚了世界局勢,立馬打定主意對德宣戰,並且試圖通過參戰來影響英美,然後讓英美出面,拿回屬於中國的東西,包括握在日本手裏的膠東半島、臺灣諸島,這一步很聰明,但是在派遣參戰軍這個問題上,他們表示極大分歧,並且在日本干擾下,徹底讓這件事情無疾而終,不得不說,這是最大的敗筆,任何權益的爭取都必須建立在強有力的拳頭上,沒有強大的武力,談何奪回權益。如果有數十萬武裝到牙齒的參戰軍對德參戰,那麼戰爭結束後,中國立馬就有了一隻裝備精良且久經沙場的軍隊,這隻軍隊的到來,就足夠威懾日本了,乃至於增強在列強眼中的分量,奪回昔日滿清丟棄的那些東西就不在話下,可是呢!這個絕好的主意被拋棄了,甚至讓事情功虧一簣。
要知道歷史上,一戰之後的巴黎和會,這個瓜分勝利果實的會議簡直就是羞辱,會議簽訂的《凡爾賽和約》的第156、157、158這三條是給了日本的權益,156條是把德國在山東原來的條約利益全部給日本,157條說德國在山東所有的財產也無償轉移給日本,158條是說一個月內日本要把所有的戰車等轉移。可是中國當時是戰勝國呀!德國在山東半島的權益不但沒有得到,甚至連山東都給了日本,這是何其的恥辱,似乎列強在審判瓜分德、奧,但是日本在瓜分中國,何其搞笑,若是有那麼一隻數十萬精銳的參戰軍,還會這樣嗎?日本還會輕而易舉的佔領我們的山東嗎?數十萬的中國勞工的犧牲就換來這個結果,任誰都不會滿意。
古老的《伊索寓言》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狼在河的上游,責備下游的羊把水攪渾了,羊說,他在下游喝水,不可能把上游的水攪渾。狼又說:“但是你去年罵了我爸爸。”羊回答說,那時候他還沒有出生。狼於是對羊說:“即使你善於辯解,我還是要喫了你。”這便是對於舊中國的最好詮釋。
但是馮庸沒辦法,因爲他不過佔據了一省之地,總不可能答應英法美派參戰軍吧!再說你肯去也得人家願意呀!想比於微不足道的福建政府,他們更願意相信北洋政府。一戰沒有辦法獲得更多的利益,這是他心中難以言喻的悲哀!世界上最大的悲哀莫過於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是自己得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