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星期日下午,覺新照常到西蜀實業公司事務所去,那裏沒有星期日例假。
他剛剛坐下喝了幾口茶,覺民和覺慧也來了。他們差不多每個星期日下午都要到哥哥的辦公室。跟往常一樣,他們也買了幾本新書。
覺新服務的西蜀實業公司所經營的事業,除了商場鋪面外,還有一個附設的小型發電廠,專門供給商場鋪面的租戶和附近一兩條街的店鋪用電。商場很大,裏面有各種各類的商店,公司事務所就是商場鋪面經租事務所,設在商場裏面,管理經租、收費等等業務。銷售新書報的“華洋書報流通處”也開設在這個商場後門的左角上。因此書店與覺新弟兄的關係就更加密切了。
“《新青年》這一期到得很少,我們去的時候只剩了一本,再要晏幾分鐘,就給別人拿走了,”覺慧在窗前一把藤椅上躺下去,翻開那本十六開本的雜誌,像捧着寶物似地帶笑說。
“我已經對陳老闆囑咐過了,要他每次新書寄到,無論如何先給我留一本,”覺新正在翻閱賬目,聽見覺慧的話不在意地答應了一句。
“囑咐也沒有用,要的人太多,而且大半是以前訂閱的。這次只到了三包,不到兩天就完了,”覺慧興奮地解釋道,他翻到裏面的一篇論文,津津有味地讀起來。
“其餘的不久也會到,陳老闆不是說過郵包已經在路上嗎?這三包是加快的,”覺民剛坐下去,就插嘴說。他又從座位上站起來,在寫字檯上取了一本《少年中國》,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翻看。他坐在右面靠牆的椅子上,這一排一共是三把椅子,中間間隔地放了兩個茶几。他坐的那把椅子離窗戶最近,中間只隔着覺新常坐的活動的圓椅。
三個人都不開口了。房裏只有算盤珠子的接連的、清脆的響聲。冬日的溫暖的陽光透過窗戶斜射進來,被淡青色洋布的窗帷遮住了。外面有腳步聲,其中一雙皮鞋踏在三合土路上的聲音比其餘的更響亮,更清晰,而且愈來愈近。房裏的人可以聽見皮鞋走上了石階,走進了事務所的大門,於是這個房間的藍布門簾動了一下,一個瘦長的青年掀起門簾走進來。屋裏的三個人都抬頭望了他一眼。覺新帶笑地喚了一聲:“劍雲。”
進來的正是陳劍雲,他招呼了覺新弟兄以後,便從桌上拿了一張當天的《國民公報》,在覺民旁邊一把椅子上坐了。他翻看了本省新聞,把報紙放在茶几上,掉過頭去向覺民問道:“你們學堂放了寒假嗎?”
“課已經完了,下個星期就考試,”覺民抬起頭,看了他一眼,淡淡地答應一句,又埋下頭去看《少年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