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之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
(不知道你們讀的時候有沒有發現,這一本里面其實沒有太過於明顯的反派,秦綰的同學都是很好的人,至少在我看來是這樣的。而這樣的班級氛圍卻無法調動秦綰的多餘情緒,因爲她所有的情緒儼然都放在了張慕忱的身上了。)
至於爲什麼說了也會遺憾,這裏要假設如果秦綰沒有生病,那麼她和李豔玲的關係也依舊會僵持,(李豔玲後來之所以改掉了自己愛罵秦綰的習慣,就是因爲秦綰生病了,她本質上還是心疼秦綰的。)而在這樣僵持的情況下,秦綰沒辦法去覺察李豔玲的關愛,她就會繼續將一門心思放在張慕忱的身上,也會因爲沒有生病而考上聿都大學,那麼等到直面張慕忱和賀遇臨的時候,秦綰說不定整個人會更加沉鬱。
(而且從賀遇臨說自己所在社團這一點可以看出來,在聿都大學加入電影鑑賞社的人是賀遇臨,而不是張慕忱,那麼張慕忱喜歡看電影很有可能是受到了賀遇臨的影響。所以秦綰誤以爲的喜好不太準確,要是知道真相估計會更難受吧。)
而事實不是這樣的,秦綰生病了,她得以看到了很多,她看到原來李豔玲會爲她而哭,也看到單啓學會了放棄,也看到張慕忱真的如她所想那樣,幸福且自由。所以她最後所言,張慕忱自由,其實真正意義上擺脫禁錮的,是秦綰自己。
她告訴李豔玲,以後我們養一隻狗狗,證明她真的放下了,她已經決定向自己的生活和解了。
張慕忱是她喜歡的人,也是她從第一次見面開始,心生羨慕的人。而藏在這層羨慕之下的,更有一道難以言喻的嫉恨,所以她纔在張慕忱面前那麼自慚形穢,舉步維艱。(這些看細一點還是能感覺得到的,多的我不說了。叉腰叉累了休息一會兒。)
單啓勸說秦綰的時候,有讀者提到他看待問題很成熟,我前面不是還特意花了一點功夫說他喜歡看書嗎?而且我用的例子還不是什麼《飛鳥集》,《先知》這樣較爲出名的,我採用了一本相對來說比較不那麼爲大衆熟知的詩集,是想間接佐證單啓的閱讀量。有一點不得不承認,喜歡看書,並且閱讀量廣泛的人的思維邏輯確實很不一樣。
他勉強算是秦綰的對照人物,不過他確實學會了放棄,所以並不會如秦綰那般被困住。
關於秦綰這個病,我在前文很早的時候就隱約警醒了一點,就是她奶奶看到她脖子上的黑色素瘤。不過都沒有人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