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多·雨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八一五年,迪涅①的主教是查理·佛朗沙·卞福汝·米里哀先生。他是個七十五歲左右的老人;從一八○六年起,他已就任迪涅區主教的職位。
雖然這些小事絕不觸及我們將要敘述的故事的本題,但爲了全面精確起見,在此地提一提在他就任之初,人們所傳播的有關他的一些風聞與傳說也並不是無用的。大衆關於某些人的傳說,無論是真是假,在他們的生活中,尤其是在他們的命運中所佔的地位,往往和他們親身所作的事是同等重要的。米里哀先生是艾克斯法院的一個參議的兒子,所謂的司法界的貴族。據說他的父親因爲要他繼承②那職位,很早,十八歲或二十歲,就按照司法界貴族家庭間相當普遍的習慣,爲他完了婚。米里哀先生雖已結婚,據說仍常常惹起別人的談論。他品貌不凡,雖然身材頗小,但是生得俊秀,風度翩翩,談吐雋逸;他一生的最初階段完全消磨在交際場所和與婦女們的廝混中。革命③爆發了,事變疊出,司法界貴族家庭因受到摧毀,驅逐,追捕而東奔西散了。米里哀先生,當革命剛開始時便出亡到意大利。他的妻,因早已害肺病,死了。他們一個孩子也沒有。此後,他的一生有些什麼遭遇呢?法國舊社會的崩潰,他自己家庭的破落,一般流亡者可能因遠道傳聞和恐怖的誇大而顯得更加可怕的九三年①的種種悲劇,是否使他在思想上產生過消沉和孤獨的意念呢?一個人在生活上或財產上遭了大難還可能不爲所動,但有時有一種神祕可怕的打擊,打在人的心上,卻能使人一蹶不振;一向在歡樂和溫情中度日的他,是否受過那種突如其來的打擊呢?沒有誰那樣說,我們所知道的只是:他從意大利回來,就已經當了教士了。
①迪涅(Digne)在法國南部,是下阿爾卑斯省的省會。
②當時法院的官職是可以買的,並可傳給兒孫。
③指一七八九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①一七九三年是革命達到高潮的一年。
一八○四年,米里哀先生是白里尼奧爾的本堂神甫。他當時已經老了,過着深居簡出的生活。
接近加冕②時,他爲了本區的一件不知道什麼小事,到巴黎去過一趟。他代表他教區的信衆們向上級有所陳請,曾夾在一羣顯要人物中去見過費什紅衣主教。一天,皇帝來看他的舅父③,這位尊貴的本堂神甫正在前廳候見,皇上也恰巧走過。拿破崙看見這位老人用雙好奇的眼睛瞧着他,便轉過身來,突然問道:“瞧着我的那漢子是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