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浮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實際上,趙浮生很清楚《父親寫的散文詩》並不是一首大衆化流行化的歌曲,或者更準確一點來說,這首歌其實很小衆,用一句未來的時尚用語來說,歌曲的逼格很高,但投放到市場裏的話,卻不一定會引發什麼樣的反響。
但畢竟如今是一九九九年,在趙浮生看來,在唱片市場的末期,李建的這張專輯,銷量應該不會太差。
換做三年之後,趙浮生可以肯定,李建的專輯必定撲街。
原因很簡單,隨着互聯網的興起,唱片行業,將會迎來最可怕的寒冬。
這一點,毋庸置疑,畢竟人都有惰性以及貪便宜的慣性,除了那些鐵桿粉絲之外,如果在互聯網上能夠找到歌曲聽,有幾個人願意去買唱片?
不管是國內,就連國外也是一樣,從前動輒能賣出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唱片的頂級歌手,隨着互聯網的興起,再也沒有那麼強大的市場號召力,所以明星們越來越貼進大衆,歌手們的賺錢方式,逐漸變爲演唱會以及各種代言廣告。
歌曲本身,不再是他們賺錢的工具,而是提升名氣、擴展知名度的方法。
畢竟有了名氣就有人氣,有知名度纔會有廣告商找上門來。
趙浮生就記得很清楚,十年之後,有很多明星壓根就沒有什麼代表作,不管是唱歌也好,還是演戲也罷,可人家就是人氣高漲,廣告代言接到手軟,賺的盆滿鉢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