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浮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一個人人都很聰明的國度裏,哲學家就不會顯得很傻;相反,在一個人人都很愚蠢的國度裏,哲學家也不見得有多聰明。原因很簡單,社會環境比觀點更加重要。
我們的感官所能感觸到的表象問題屬於意見,而背後隱藏的永恆問題屬於知識。
趙浮生從不覺得秦文濤這個人可惡的原因在於,他把自己的需求擺在明面上,不掩飾自己的野心,不掩飾自己的需要。
這樣的人或許不能成爲兄弟朋友,但卻是一個合格的下屬。
人確實不應該被名利所累,但問題是,翻過高山纔有資格說不在乎山高,因爲挑戰是需要勇氣的。連奮鬥的過程都沒有,就說不在乎名利,那樣的人趙浮生是真的不敢用,不敢結交。因爲這種人對待自己的人生都不夠積極,又怎麼能指望他對別人的人生積極一點?
上輩子趙浮生走到最後,不過是個項目經理,卻已經接近知天命的年紀了。
什麼叫知天命?
就是活的時間長了,經歷的事情多了,見識的事情多了,變得豁達了,很多條條框框都已經看透了,也能夠跳出來了。
但那個時候,卻已經沒有了奮鬥的雄心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