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漢山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美洲在歐洲人到來之前,是印第安人的家園。這裏有着高度發達的印第安文明,如瑪雅、阿茲特克和印加文明。然而,從15世紀末開始,隨着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美洲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逐漸成爲白人後裔的美洲。
歐洲人的殖民征服是這一轉變的關鍵因素。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紛紛踏上美洲大陸,他們帶來了先進的軍事技術,如火器,這些武器在與印第安人的戰爭中具有巨大的優勢。歐洲殖民者利用印第安部落之間的矛盾,各個擊破,迅速征服了大片的土地。例如,西班牙征服者科爾特斯僅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征服了阿茲特克帝國,皮薩羅也在短時間內摧毀了印加帝國。這種武力征服使得歐洲人在美洲建立了殖民統治。
隨着殖民統治的建立,歐洲人開始大規模地移民美洲。在早期,移民主要是爲了尋找財富、土地和宗教自由。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中南美洲建立了大量的種植園和礦山,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最初,他們試圖奴役印第安人,但由於印第安人對歐洲疾病的抵抗力較弱,大量死亡,勞動力短缺。於是,歐洲人開始從非洲引進黑奴。而來自歐洲的白人移民則主要集中在北美洲。英國在北美建立了十三個殖民地,吸引了大量的英國移民,這些移民包括農民、商人、工匠和宗教異見者等。他們在北美建立了自己的社區,按照歐洲的模式發展農業、商業和工業。
在殖民過程中,歐洲人對印第安人進行了殘酷的種族滅絕政策。他們通過戰爭、疾病傳播(印第安人對歐洲的天花、麻疹等疾病毫無免疫力)和強制遷移等手段,大量減少印第安人的數量。例如,美國在19世紀推行的“印第安人遷移法案”,迫使大量印第安部落離開他們的祖居地,遷徙到偏遠的“印第安保留地”。這種政策使得印第安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逐漸成爲少數族羣,而白人移民及其後裔的數量不斷增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此外,歐洲文化在美洲的傳播也對種族格局產生了影響。歐洲人將基督教、歐洲語言(如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歐洲的政治制度和社會模式帶到了美洲。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歐洲文化元素在美洲逐漸紮根,白人後裔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佔據了主導地位。例如,美國獨立後建立了以白人爲主導的聯邦制國家,政治權力主要掌握在白人手中;在拉丁美洲,雖然種族融合現象更爲普遍,但白人後裔在社會上層和政治、經濟領域也佔據着重要地位。
三、澳大利亞成爲“白人後裔的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