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酒局論門第,憨小姐沒主意 (第3/6頁)
虢國大宋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話雙敲,溫縣令自是不言,暗自思忖。
坐在對面的常夫子想到又問:“馬刺史說的對,我等應聽令朝廷,軍國大事我們不便討論。只是老朽是地方書院的夫子,不知馬公子曾就學國足學。那裏夫子是如何評價國父與家父也?”
馬文才藉着酒勁,張口便道:“常夫子恕我些言語有些冒失。但當日曹魏世子曹丕曾宴請賓客, 曾問衆人‘君父各篤疾,有藥一丸,可救一人,當救君邪?父邪?屬下邳原道:救父。我朝向來如此,何故今日席間我們這般扭捏。”
常夫子是想問當今國子學是如何教學生的,今日聽得如此,便覺從上到下早已禮壞樂崩了。再問什麼都已經無意義了。
梁山伯見衆人不語,纔敢躬身行禮,而後道:“學生愚見,不敢完全苟同。曹魏世子時期天下久分。主公自是依仗仕族,但魏晉初期,天下已經統一。八王之亂乃是家族內鬥,引匈奴兵南下才造就了引虎驅狼得局面。
若想報國必得統一,若不統一仍戰亂不斷。庶民將又一次隨都遷徙。國將不國,人命如草芥,今日得流民也就是我們明日得樣子。
若想統一,四品以上仕族就不該過重看門第,多講才幹。上下一心,便能保家保國,家重,國亦重。”
衆人聽後又是不語,馬文才所說是實情,梁山伯發的不過是感嘆。大道理大家都懂,但口中只有道理,手中沒有實權,等於黃口小兒之論。
馬文誠自然也是說縣中有此青年才俊,國之有望。
又是一番推杯換盞,梁山伯說罷,緊鎖眉頭久久不展。祝文文不喜這局面,便邀表姐出來透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