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寶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學峯與母親走在潔淨的大街上,看人來人往,車來車去,很多商鋪門前早早地撐起了五顏六色的太陽傘,如一道長長的風景線,做小喫生意的攤主們在吆喝着,賣水果的,賣鮮花的等等,聲音交混在一起,此起彼伏,一派祥和自在景象。
每個人都在爲生活奔波,但都洋溢着快樂幸福的甜意,雖然累,但是有“奔頭”,只要有希望在,有事做,養家餬口,供應一家老小喫穿用,做這些小生意還是綽綽有餘的。
這就是善良的老百姓,實際上他們的夢想很簡單,“有事做,有飯喫,一家人能圍在桌子上喫飯,就是最大的幸福”。
來到省人民醫院一樓,工作人員已經上班,一樓大廳的掛號室窗口排起多條長長的隊伍,有保安人員在維持秩序。
門診大廳內嘈雜聲不絕於耳,醫院的導醫人員、志願者在引導病人家屬,往不同的診療科室,一片忙忙碌碌景象,好像一個大市場,川流不息,但這是一個“救死扶傷”的前沿陣地,總是讓人感到那樣的無可奈何,心有千千結。
真是“醫滿爲患”,只要生病了,別問大病小病,生活條件好的,都往大城市跑,大醫院跑,爲的是讓自己安心。
生病是痛苦的,但人喫五穀雜糧,能不生病嗎?一個天真的話題,又是多麼的可笑。
看着匆匆忙忙的人流,張學峯莫名的惆悵起來,“看病難,看病貴“,何時能解決?
醫療資源是被大醫院壟斷的,大城市的醫院專家多,專家技術又好,設備又先進…… 這就是選擇往大醫院看病的心理優勢,從而就造成了上面的大醫院有壓力,下邊醫院又閒着。雙重矛盾造成資源配置既浪費又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