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一年過年回家,我給家裏買了一個馬桶智能加熱坐墊,我媽偏不要。
我就努力說服她,說這個坐墊有什麼什麼作用,對你們會多麼多麼好。
我媽和我吵了兩個小時,我脾氣倔得要死,我媽就只能用痛哭來表達她的憤怒。我媽一哭,我就傻了,趕緊說:“我哪裏說錯了,我說的一直是對的啊,你反駁我就是了,幹嗎要哭啊。”然後我媽就說:“我管你道理對不對,你的態度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當時我就蒙了。
道理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態度對了纔是最重要的——這是我媽在我成長之後,又給我上的一堂極其深刻的教育課。
有時候,道理可以不用說得太明白,只要用正確且對方能接受的態度表達自己的觀點,必然皆大歡喜。
之後公司再開會,我開始進行選擇性的發言,態度與內容,都是重要的。
小時候,因爲對事物沒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努力讓自己看任何事物都有態度,憤青大致如此。後來慢慢成熟了,理解到即使對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也不必一一說出來,你的態度有時無聲勝有聲。
解釋有兩種:一種是喋喋不休,一種是沉默不語。前者令人厭惡,後者令人敬畏。當你從喋喋不休的解釋,到不再用語言去解釋,基本上,你的未來不會浪費時間在“解釋”這件事情上,你只會選擇做給對方看。
我們可以選擇性不說真話,但一定不能說假話。不說真話,可以有自己的態度;說假話,則失去了一個人處世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