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思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越是朋友就越不應該站在指責的立場用教訓的口吻說話,真實不代表刻薄,指出不代表批判,而是在尊重對方的前提下分享自己的想法。好友之間不存在高與低,不需要優越感也不存在迎合,會照顧互相的感受,準時、平等而又真誠。
以前我們生活圈中有個共同的朋友,之所以說是以前,是因爲他漸漸淡出了我們的朋友圈。
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會給身邊的人潑冷水。D姑娘失戀的時候,他說“我早就和你說過了,你偏不聽”;Kim幫他他畫了幅畫,他沒有一點感謝的念頭,話語裏反而隱隱約約顯示出不滿,僅僅因爲Kim沒有一早傳給他;朋友減肥的時候他說“減什麼呀,這麼辛苦還是趁早放棄吧,我這是爲你好”,一句話把朋友的熱情結成了冰。
友情致死的兇手之一,就是這句“我這是爲你好”,親情也是同樣。而且越是熟悉一個人,就可能越是忽略對方的感受,越是容易給他潑冷水,越是容易忘記別人對你好從來不是理所應當的,越是容易忘記“哪怕是朋友,也不應該站在教訓的立場上和他說話”。
潑冷水不等於忠言逆耳,很多人就是忽略了這一點。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那種靠優越感來維持感情的人,他們需要靠這種優越感來維持自己的存在感。而他們這種優越感來得比什麼都莫名其妙,末了來一句:“我這是爲你好。”或者說,“我這個人就是這麼直。”當成他的免死金牌。
不要總揭別人傷口說話又衝,給身邊的人潑冷水還一副“我這是爲你好”揚揚自得的神情。會不會說話和阿諛奉承是兩碼事,基本的尊重一定要有。交談的最基本準則就是平等,而不是一副優越感的樣子,哪怕是朋友這一點也一樣。在我看來朋友相處的基本點有三:準時、平等和真誠。
我之前看過一段話:“有很多人誤解了刻薄和尊重,這個時代並非禮貌就意味着虛假。你可以選擇毫不掩飾地說出自己的內心話,但這不意味着你必須要讓對方感覺到尷尬和無地自容。真實不是直接,而是在尊重對方的前提下分享自己的想法。”
真正的忠言逆耳,是站在朋友的角度設身處地地爲他分析,能給出建設性意見自然最好,給不出意見站在他身邊給他支持就可以了。
準時是兩個人之間最基本的尊重,沒有人是天生需要等你的,這就和“哎呀,我這個人天生就是會遲到”一樣無力。如果真的是會晚到,大可以打個電話或者發個微信提前告知,而不是大家都到了你才慢悠悠地趕到,一副全世界就應該等你的樣子。朋友不發作那是他的包容和涵養,只是誰都不傻,當一次次的忍讓換不來尊重時,每個人都會在下次聚會的時候下意識地把你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