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思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每個人都在尋找一樣東西,可我們卻很少認真地問問自己到底要什麼。我們不停趕路、永不停歇,卻時常懷疑自己追尋的是不是自己需要的,因而我們變得越發焦慮。世界太大,別人的路是參考不是標準。你必須找到屬於你自己的,你要學會捂上耳朵,不去聽身邊熙熙攘攘的聲音,聽聽你自己的聲音。
一、我們爲什麼會焦慮
曾經我在《你唯一能把握的是變成最好的自己》裏說:“我們之所以會覺得焦慮,無非是因爲現在的自己和想象中的自己,很有距離。”
而焦慮的另一個原因,我認爲來源於社交網絡,比如人人網和微博。
因爲大部分人都會把精挑細選的照片放在網上,人們也只會把到處旅行時拍下的各種美景的照片放在網上,所以總有人比你工作好、比你漂亮,生活比你豐富多彩。總會有一種錯覺讓你覺得好像別人不需要怎麼努力就可以過得很好,而你自己怎麼做也做不好。於是你覺得真不公平,爲什麼我要這麼苦逼?
所以我在這裏要說的第一點就是:你不是一個人在苦逼。
打個比方,我有個女神,她在芝加哥大學念法律博士,最令人髮指是作爲博士,她今年居然才23歲。活生生的女神,看她的微博,就感覺她活得特別瀟灑、特別自在。總覺得她無時無刻不在旅行,而在旅行的同時,她還能在學刊上發表paper。關鍵是她長得還特別好看,這種人在我眼裏簡直是一個bug。
但是我跟她熟了以後才發現,原來她每天只睡五個小時,她的論文前後改了十幾次,改得她差點兒就崩潰了。然後因爲長期熬夜,導致她的胃也有問題,只是她選擇不把這些苦逼表現出來,因爲她覺得抱怨一點兒用也沒有。
很多人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有些人看着你的照片會說這個人過得真滋潤;然而實際上,你過得很好,但你絕對沒有照片上那麼好。
其實每個人都不是你看到的樣子,這些年來,可以說我沒有看到絕對的天才,也沒有看到完全的傻瓜。實際上,那些你看起來覺得毫不費勁的人,都付出了很大努力。在你被他們的光芒吸引的時候,你沒能看到他們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