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第1/3頁)
葉子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
這個問題,弗洛倫蒂諾在思考,穆里尼奧也在思考。但當卡卡手術需要停賽近半年的消息傳來,他們一時間也顧不上思考了,因爲他們最關鍵的是要抓緊找來一個卡卡的替補。
索性雖然情況突然,但皇馬畢竟一向有關注別家球員的‘好’習慣。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妖童”唱起主角,越來越多的老將甘當綠葉退居二線。遍及全世界的球探體系,越來越多足球的伯樂,如同雷達般安放在世界上每一個角落。比起前20年,甚至是前10年,現在的球星成名越來越早。
最鮮活的例子是在07年的世界足球先生頒獎上。前三名得主齊刷刷的都是青年豪傑:25歲的卡卡獲獎,22歲的C羅得到銀球,20歲的梅西拿下第三。而到了08年金球獎前三名得主中,C羅23歲,梅西21歲,託雷斯24歲,青春洋溢。
過去的國際足壇是什麼趨勢呢,當然了貝利17歲就在世界盃決賽上進球,羅納爾多20歲就榮膺世界足球先生,超級前鋒克魯伊維特18歲就已經名震江湖。但比起現在大規模的新星井噴,以前球員年少成名的畢竟只是少數。
在以前,球員年輕時在二線俱樂部鍛鍊,等到成熟期加盟豪門已經是常態。範尼25歲才加盟曼聯直至達到個人巔峯;因扎吉23歲之前還在維羅納、皮亞琴察、亞特蘭大等中小俱樂部,此後纔到尤文米蘭開始大紅大紫;戰神巴蒂斯圖塔,直到19歲才走上職業足球道路;還有比埃爾霍夫、裏瓦爾多等球員,皆是那個時代足球發展的縮影:年輕時積累,成熟時在大俱樂部走上巔峯。
如今,讓人們不禁感嘆的是,球星們成名的越來越年輕了,然而相應的,他們被淘汰的也越來越快了。
皇馬找來的卡卡‘替補’,正是一個在世界盃舞臺上大放異彩的年輕人,梅蘇特·厄齊爾。
穆里尼奧的主帥辦公室裏,大屏幕上正放映着0809賽季雲達不萊梅闖入德國杯的那場決賽,也就是厄齊爾一球爲雲達不萊梅贏得勝利的比賽。被穆里尼奧叫來卻始終被擱置一旁的弗蘭也就坐在旁邊跟着穆里尼奧一塊兒看這場比賽,還順道瞥上幾眼穆里尼奧手裏那毫無遮擋的小本子。
“你在想什麼?”穆里尼奧一邊低頭寫字一邊問,弗蘭撓撓頭,“唔,他長的很有特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