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正因此,戰爭結束,我們懲罰的是後面的領導者,而不是在前面殺人的士兵。
***
你也要知道,在政治的競逐當中,常爲了取勝而用"二分法",使敵我變得更分明也更對立。這是手段,而非實情。
譬如在國父孫中山革命的時候,喊出口號的第一條就是"驅除韃虜",顯然把"滿人"列爲頭號敵人。但是革命一成功,就改口號爲"五族共和".
"驅除韃虜",是口號、是立場,是把敵人劃清楚的二分法,而不因爲"滿族人"都是十惡不赦的壞坯子。
***
記住!在這世界上,每個人的立場都可能隨時改變。連史懷哲這樣偉大的醫生,都因爲出生在德國的阿爾薩斯,而在一次大戰時,從他行醫的非洲,被法國人押進俘虜營。
要知道,阿爾薩斯距法國邊界只有一點距離,它在史懷哲出生前五年,還是法國的領土呢!只因爲生的地方不一樣,就造成立場上的敵對,是多麼可悲的事!所以,一個成熟的人一定要知道--在看別人立場的時候,不可忽略那個"人".絕對不要用立場否定"人",或否定"人性".
因爲有一天,你也可能換成對方的立場。如同前面故事中的小牛和小崔,你原來的朋友,一下子成了敵人,你原來的敵人,又一下子成爲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