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鏡子和基礎工業求推薦票求收藏 (第6/7頁)
明末新生>/a<>br< >br<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週六一早,蕭升又去買了兩塊腕錶,也不算多麼好的,一萬多的機械錶。
自己一塊,再給朱由檢一塊。
這樣兩人約定的時間更準確一點。
他也想到是不是要把機械錶也拿到明朝去賣,但他想了想決定還是先不這樣做。
一個玻璃產業,應該已經能夠得到很大一筆財富,手錶可以有,但需要讓明朝的工匠自己生產。
鐘錶本就源於華夏。
北宋宰相蘇頌主持建造了一臺水運儀象臺,能報時打鐘,它的結構已近似於現代鐘錶的結構,可稱爲鐘錶的鼻祖。
它每天僅有一秒的誤差。而且,它有擒縱器,擒縱器工作時能發出嘀嗒嘀嗒的聲音,而這就是鐘錶與計時器的區別。國際鐘錶界都把擒縱器視爲鐘錶的心臟。
所以華夏本來就有這方面的技術基礎,也有足夠聰明的學者,但就是沒有得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