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布業和餐飲 (第4/5頁)
明末新生>/a<>br< >br<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啓五年,志大才疏的林丹汗東征科爾沁部,主動挑起左翼蒙古內戰,但效果不佳,不僅未達到作戰目的,反促使較爲忠心的喀爾喀部發生分裂,科爾沁部爲求自保全面倒向後金。
現如今,蒙古內亂不止,一盤散沙,等明年後金一舉掃清蒙古,就徹底沒有了入侵大明的後顧之憂,還可以借道蒙古,繞過寧錦防線,殺到大明京師。
此時,維持好蒙古的戰略關係十分重要,只要可以將後金牽制在關外,就可以爭取到足夠的時間編練新軍。
而同時,還可以利用廉價的工業品去換來蒙古的牛羊戰馬,以緩解國內矛盾。
天啓七年十月二十五日,“煌夏布業商會”和“煌夏餐飲商會”宣佈成立。
京師大紡紗廠,京師大織布廠,京師大成衣廠三個廠區已經建設完成,而且對工人的招募額培訓也基本上完成,只是一旦開始生產,目前囤積的原料可是無法供應的。
於是在煌夏布業商會成立的這天,會長付文彬以琉璃侯的名義把幾個商人召集到了天香樓。
這幾個人,有些是和蒙古塞外進行大宗貿易的商人,有些是從江南採購絲綢到京城販賣的商人,總之都是那種有着完整的貿易渠道,能夠直接開展商業活動的人。
其中還有一個叫做巴爾特的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