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通古記》第二卷記載的是發生在青城建立以前的歷史,這一段歷史也是鮮有人知,人們經常把這一段時間稱之爲青城之前,具體發生了什麼,已經在一場浩劫中毀去,後人不得而知。
這一次木禾能夠將它整理出來,可以說填補了這一段空白。
記載內容接着銘刻師出現以後往下講。
隨後的世界,是銘刻師的舞臺。
曾經人們以爲心是精神的源泉,所以銘刻師們把解鎖精神力和精神感知的行爲稱爲“解心鎖”。雖然後來發現大腦纔是精神的發源,這種叫法也一直沒有改變。
銘刻師發現似乎是有一種神祕而強大的力量封鎖了人的精神力和精神感知,就像是一把枷鎖鎖住了一道門,只有當銘刻師成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大腦跟某種事物產生共鳴,纔會解開心鎖。
以下是我關於心鎖的的三個推測:
第一個,精神力和精神感知是我們出生的時候就有的,隨後慢慢變強,但是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停止了,最後纔是解開心鎖。
第二個,心鎖其實是一種保護,只是不知道這種保護是誰施加的,是什麼時候施加的。想象一下,如果一個嬰兒就解開了心鎖,那麼他的精神力對於他的身體來說簡直就是一把刀,還沒有成長起來,他就會用精神力將自己的身體摧毀甚至殺死。最形象的例子就是嬰兒的指甲,很多嬰兒會用尖銳的指甲傷到自己,幸好它們的力量不足,而且父母會定期爲他們修剪。
第三個,心鎖的解開的最普遍的方式是跟某種事物產生共鳴,但是還有其它的方式。比如銘刻師的創始人凱,他是因爲心中的一股強大意念和願望解開的心鎖。還有一些人是因爲受到驚嚇或者刺激而解開的心鎖。這裏我同樣產生了一個疑問,是否和我們的大腦產生共鳴的是魁木,我就最適合修習木之銘刻術,這一點將在銘刻之術的分類中再來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