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章 种師道 (第2/6頁)
天子守國門>/a<>br< >br<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拿出小刀去戳窟窿,發現深度足以致命,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製作火繩槍的時候,趙桓對於應該採用何種口徑曾經糾結過。
他之所以急着開發火繩槍,除了這東西生產週期短,價格低(優質弓弩的生產工藝非常複雜,生產週期往往以年計算,鉛彈價格就更只有羽箭的幾十分之一)之外,就是看中火槍強悍的止動性能。
士兵穿上優質的步人甲,即使遭到神臂弓的射擊,只要不是倒黴的被弩箭射進盔甲縫隙,中上個三五箭,還活蹦亂跳的是常事。
但如果中上一火槍,槍彈只要破防,盔甲裏的人,基本都得當場倒下。
所以,趙桓對火槍的威力要求比較高,口徑過小,打不穿鐵甲,那就成了明末的三眼銃了,清軍拿胳膊擋着臉就敢對着火器衝鋒!
口徑大了,槍重太大,需要用支撐杆輔助射擊,過於笨重。
最終他還是決定先採用20毫米(英國褐貝斯燧發槍就是採用這個口徑)這個比較經典的口徑,將槍的重量控制在十斤以內,先試試威力。
事實證明,這個口徑的火槍威力還不錯,對於步人甲這個程度的軋甲也能做到要害部位一槍斃命,即使是擊中四肢也足以造成殘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