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盧思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2009年初,我正式開始一個人的生活。一個人懷揣着所謂的夢想,去往一個陌生的城市生活。現在想來,那時常唸叨着所謂夢想的我,也許根本不明白“夢想”這兩個字的含義和它所蘊含的力量。曾經看到一篇文字,說如果你有一臺時光機可以回到過去,你會對過去的自己說些什麼。我認真地想了想,如果有一臺時光機,回到最開始的那幾年,我會對那個動不動就嚷嚷着要放棄的自己說一句:“感謝你沒有選擇放棄。”
2013年3月凌晨三點半,我坐在電腦前爲自己的第二本書寫序。還是一個人生活,還是會每週習慣性地看完一本書,還是會把自己的心情寫下來與大家分享,喜歡的歌還是那麼幾首,身邊最好的朋友還是那麼幾個,仔細想來這便是我最大的幸運。曾經我想,如果有人願意陪着你一起做夢,就是莫大的幸福,然而更讓我覺得幸運的是,這樣的人不止一個。還記得最開始,我帶着近十五萬字的書稿——當然它不是現在的這個樣子——去拜訪那家商談了很久的出版社。接待我的姑娘一臉笑容地看着我,說着很多欣賞的話。然後不到十五分鐘,我就離開了出版社的寫字樓,沒錯,我被拒絕了。那天的太陽挺暖和,等着我的死黨在我身邊說着鼓勵的話,他跟我說:“沒關係,我認識的你,跌倒了也會爬起來戰鬥到底。”之後,便有了你們在網絡上看到的同名短文《沒有到不了的明天》。
二十多歲是一個尷尬的年紀,即便在幼時我曾經無比憧憬過這樣的年齡。小時候的自己總是有着很多夢想,想着在自己的黃金年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那時自己的諸多幻想中,絕對沒有想到我會是這麼一個樣子——我沒有變成威風的警察,也沒有變成科學家,我更沒有改變世界。二十多歲的我們,好像被印上了很多不屬於我們的東西。我們被迫懂得很多人情世故,我們被迫知道現實的殘酷之處,伴隨着我們所謂的夢想和一觸即潰的自尊,開始變得不知所措。我們想要依賴自己,卻發現自己還靠不住;我們安慰自己還小,卻發現身邊的朋友已經風生水起。我們想要依靠自己生活,卻發現生活遠比我們想象的困難;我們想要在黃金年代裏做我們自己,卻發現最難的就是做自己。
然而一切還是過來了,那個曾經好幾次覺得自己就要這麼倒下的時刻還是過來了。在這樣的生活裏,我學會了怎麼看待離別,怎麼看待孤單,怎麼看待生命裏這些無能爲力的事情。當你還沒有出去看世界,還沒有踏上實現夢想的第一步的時候,你的躊躇滿志並不是夢想;當你看清了全世界,當你明白夢想是多難實現的時候,你才真正明白了夢想是什麼。這本書裏所寫的這些那些感悟,都是我在一個人的時候感悟出來的。通過不斷地讀書,不斷地累積,不斷地經歷很多從來想象不到的事情,慢慢感悟出來的。有時候會覺得堅持不下去了,更多時候我會跟自己說,沒關係,再試一次,試着用你想要的方式生活下去。
羅曼·羅蘭在《米開朗琪羅》裏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我想對我來說,這就是明天存在的意義,只有跌倒過纔會更加明白想要堅持的是什麼。這本書,記載着我的低谷和失落,也記載着一直在我身邊的朋友,記載着我的一點一滴,也記載着我是怎麼在一次次的失落裏看到了太陽。
親愛的朋友,願你和我一樣,也能從生活中找到生活下去的陽光。親愛的朋友,願你的太陽找到你,願你找到自己的太陽,這便是我寫下這本書的全部意義。